摘文試閱
東洋醫學與西洋醫學的健康觀
健康觀是指「對健康的看法與價值觀」,若要分別用一句話來形容西洋醫學與東洋醫學的健康觀,前者是恆常性,後者是變動性。
西洋醫學的健康觀重視正常值與基準值
東洋醫學與西洋醫學的健康觀(對健康的思考方式),同樣存在莫大差異。
西洋醫學對健康觀的根深柢固思維,就是「身體和心理能維持一定的狀態就叫健康,一旦超出這個狀態就叫疾病」。例如體溫只要維持平常的溫度,就代表正常,只要一發燒,就表示生病了,必須開處退燒藥,讓身體回復正常。同樣的道理,只要脈搏和血壓、血糖值、心電圖等數據或影像資料,能保持一定的正常值,就表示健康。這種思考方式稱為「恆常性」。
以恆常性為主的健康觀,因為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數據回復到正常值」,所以很容易明白。但很可惜地,有些時候身體狀況明明不佳,數據卻顯示正常,或明明身體狀況很好,數據卻顯示異常,此時恆常性就無法說明清楚,也很難掌握無法測量到的現象。
東洋醫學的健康觀主張身體狀況本來就會隨時變化
相較之下,東洋醫學的健康觀主張「體內的所有東西本來就隨時在變化,這種狀態才叫健康」,而當這種變化因故停滯時,會引發失調與疾病,這種思考方式稱為「變動性」。
我們人類的心理與身體,不論在飲食還是居住環境、天氣、人際關係等方面,都會隨時受外界影響,同時也會受老化與體質的變化、疲勞、壓力等,來自體內的影響。但即使身體承受這種來自內外的影響,只要擁有自然治癒力,就能將這些影響排除出去,進而維持健康。
但身體若因故無法順應這些影響,全身就會失衡,體內也會出現異常變化,這種變化就是失調,就是疾病。東洋醫學為治療這些症狀,會著眼在釐清體內是如何失衡,再設法靠病患自己的力量,取回身體平衡。例如發燒時,治療重點不會擺在如何退燒,而是一邊幫助身體不被發燒消耗掉體力,一邊設法提高病患對抗發燒的能力。
東洋醫學的基礎理論(3)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是將自然界與人體內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個要素(五行),認為這五個要素在一定的關係下,會互相保持平衡的概念。
木、火、土、金、水是五行的構成要素
陰陽論是從陰與陽的兩個角度來觀察自然界與人類,而用來補足這個概念的就是五行學說。五行學說認為「自然界與人體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個要素構成,且各要素皆遵循一定的法則運作,不但彼此互有關係,更從中取得平衡」。
這裡所指的木、火、土、金、水,都象徵自然界裡的東西,其性質分別如下:木就像樹木會生長枝葉一般,擁有往四面八方擴展而去的性質;火就像火焰和熱一樣,具有快速上升的輕快性質,以及燃燒物品的性質;土含有豐富的養分與礦物質,能孕育各種生命與礦物,代表豐潤與濃郁的性質;金就像能透過人類的手改變形狀的金屬一樣,擁有順從與變更、改革等變化的性質;至於水的性質,則像流動的河川一樣,能滋潤及冷卻周遭的一切,並朝著下游流動而去。
東洋醫學認為人體的功能裡,同樣存在這種五行性質,並主張唯有各要素維持平衡且發揮功能,才是健康的狀態。
生成關係的相生與抑制關係的相剋
五行是透過相生與相剋的兩個關聯性,保持彼此的平衡。
相生是指某要素生成某特定要素,以五行來說,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關係,只是當這種相生情形若無限制地持續下去,就會造成各要素過剩。因為在相生的關係裡,木燃燒時會出現火,火燃燒殆盡後會變成土,土堆積到一定程度後會產生礦石(金屬),而礦石只要一堆積,就會從地底湧出水來,水就能幫助木成長為大樹,而只要大樹一燃燒,又會出現更大的火……。一旦這種情形重複下去,生成出來的要素力量就會愈來愈強大,最後會失衡。
與這種相生關係成相反作用,用來抑制各要素的力量,讓各要素變小的關係,就是相剋,就像水能滅火、火的熱能融化金屬般,擁有抵消彼此性質的作用。
五行就在這種相生與相剋的情形下,彼此增強或減弱,進而維持整體的調合,但只要這種調合關係失衡,身體就會出狀況。
氣、血、津液彼此擁有關聯性
氣、血、津液並非單獨發揮功能,而是彼此相關、互相發揮功能。例如氣是生成血和津液的根源,同時扮演循環的協調者;另一方面的血,所含的養分是製造氣的材料;津液則是隨著氣和血循環全身,並負責支援氣和血發揮功能。
氣、血、津液必須在體內循環,才能發揮應有的功能,一旦循環出現異常,身體就會出現失調的情形。循環異常有可能是各自的量不足,也有可能是活動紊亂,所以要掌握氣、血、津液的狀態時,必須分析各自的量與活動情形。
要分析氣、血、津液的量時,必須先分析各自的生成原料是否足夠,以及生成機制是否沒有問題。要分析氣、血、津液的活動情形時,必須先分析活動原動力的要素(熱等),以及調整活動情形的機制是否沒有問題。
以四診來診察
東洋醫學的獨特診察法稱為「四診」,分別為望診、切診、聞診、問診,會依據這些診察法得來的資訊進行診斷,並決定治療方針。
望診、切診、聞診、問診的四診察法
西洋醫學的診察,都是以血液檢查、尿液檢查、X光檢查等為主,將身體狀態數據化或影像化後,再依據結果做出診斷。但東洋醫學並不會進行這些檢查,而是由醫師透過五感收集各種資訊,這種診察法稱為「四診」。
四診是指望診、切診、聞診、問診。望診等於西洋醫學的視診,主要是透過眼睛觀察病患的體格、臉色、皮膚光澤等,以從中取得資訊,所以觀察舌頭顏色與形狀的舌診,也是望診的一種。
切診是實際觸摸病患身體的診察法,所以診察脈象的脈診,以及觸摸肚子的腹診,都是切診的一種。聞診是從聲音與氣息味道等,透過聽覺與嗅覺取得資訊的診察法。問診是直接聽取病患有關病狀及自覺症狀、平常的身體狀態等資訊的診察法。
四診的意義在於這四種診察法都必須進行過一次,稱為「四診合參」,因為綜合這四診得來的資訊,對掌握病態非常重要。
四診的大原則在於擁有陰與陽的觀點
以四診進行診察時,不會只以片斷的資訊來推測特定的病態,例如「臉色蒼白所以是血虛」,或「心情煩躁所以是氣滯」,而是以陰與陽的觀點來綜合考察種種病態,這也是最大的原則。從四診得來的種種資訊中,經常包含互相矛盾的資訊,要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準確的診察,必須從矛盾的資訊中設法找出共通點來,因此需要以陰陽的觀點來分析。
陰的狀態會呈現在分量、形狀、大小、滋潤度上,陽的狀態會呈現在活動、力量、彈力、熱、顏色上,所以從尿量與舌頭的形狀、身體的大小、皮膚的滋潤度等資訊,可以判斷出陰的強弱,而從動作與力量強弱、皮膚的彈力與臉色等資訊,可以判斷出陽的強弱,之後只要將收集來的這些資訊,進行綜合分析,就能推斷出陰陽的平衡狀態。
東洋醫學就是如此從四診中取得資訊,並以陰陽觀點進行分析,再依據分析結果進行八綱辨證,以推測出疾病的發生部位及原因,進而診斷病態。至於最終導論出來的病態就稱為「證候」,決定證候的則是辨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