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關係的奧義
一、一切生命都是關係
一切生命都是一個關係中的活動。地球上沒有任何活物是與其他東西沒有關係的。即使是隱士,一個離群索居的人,也與過去有關係、與他周圍的人有關係。我們逃脫不了關係。那樣的關係就像一面讓我們看見自己的鏡子,我們可以從中發現真實的自己、我們的反應,我們的偏見,我們的恐懼、沮喪、焦慮、寂寞、孤單、憂愁、痛苦、哀傷等。我們也能發現自己是否能去愛,或是否有所謂的「愛」這種東西。因此,我們將會檢視「關係」這個問題,因為那是愛的基礎。
二、關係是自我發現的手段
關係是一面讓我看見自己的鏡子,而那面鏡子可能是扭曲的,也可能是「如實」的,反映出如是真相。但是,大多數人在關係中,也就是在那面鏡子裡看見的,都是我們想要看見的東西,我們看見的不是如是樣貌,我們寧願理想化……
如果我們檢視自己的生活,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我們會發現那是一個孤立的過程。我們真正關心的並不是他人,儘管我們經常這麼說,但其實我們並不關心。我們只有在一段關係能夠滿足我們、提供我們庇護、讓我們感到滿意時,才會與一個人建立關係。一旦關係出現風波,在我們內心製造出不舒服的感覺,我們就會丟棄那段關係。換句話說,關係只有在我們能獲得滿足時才存在。這些話聽起來可能很刺耳,但假如你真正仔細檢視自己的生活,你會發現這是事實……
倘若我們深入探究自己的生活並觀察自己的關係,我們就會看見那是一個持續加大力道抗拒他人的過程,一道讓我們站在上面打量、觀察對方的牆,但我們永遠保留著那道牆並躲在牆的後面,無論那是道心理上的牆、物質上的牆、經濟上的牆或國家上的牆都好。只要我們生活在孤立之中,躲在牆的後面,與他人的關係就不存在……世界是如此紛亂,有那麼多憂傷,那麼多苦難、戰爭、破壞與悲劇,讓我們想要逃離這一切,活在一己心理狀態的安全高牆內。所以,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關係實際上是一個孤立的過程,而且很顯然地,這樣的關係所建立的社會也是孤立的。那就是目前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情況:你停留在孤立之中,伸出手攀向那道牆……
三、是真正的關係或只是形象?
關係那兩個字是什麼意思?我們是否曾真正與任何人建立關係,或者那只是一段存在於我們為彼此創造的兩個形象之間的關係?我心目中有一個關於你的形象,而你也有一個關於我的形象。你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身為我的妻子或丈夫,或無論什麼角色,而我在你心目中也有一個形象。這份關係完完全全是在這兩個形象之間建立起來的。要與他人建立真正的關係,只有在形象不存在時才有可能。當我看著你,或你看著我時,若心中沒有任何殘存在記憶中的形象、侮辱人的形象,以及其他種種形象,那麼關係才可能存在,不過觀察者本身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形象,不是嗎?我的形象觀察你的形象,如果可能進行觀察的話,這就稱為關係,但這是兩個形象之間的關係,一份不存在的關係,因為兩者都只是形象。建立關係意謂著有所接觸,而接觸必須是一種直接的東西,而非兩個形象之間的東西。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和覺知,才能看著彼此而腦袋中不出現關於對方的形象,也就是我記憶中對那人的形象──他曾如何侮辱我、取悅我、為我帶來歡樂、這個或那個等等。唯有彼此之間不再有形象時,彼此的關係才能存在。
四、關係是反映我自己的鏡子
確實,唯有在關係中,真實之我的過程才會開展,不是嗎?
關係是一面鏡子,我從中看見如是的自己,但因為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如是的自己,我們便開始以正面或負面的方式,規範我們在關係之鏡中意識到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在關係中、在關係的行動中發現了某件事,而我不喜歡它,因此,我開始修飾我不喜歡的部分,亦即我所意識到的、令我不愉快的部分。我想要改變它──而這意謂著我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我應該是何樣貌的模式。當我應該是何樣貌的模式出現的那一刻,對於我真實樣貌的理解就不存在了。一旦我想要變成什麼樣子,或我應該變成什麼樣子,或我應該不要變成什麼樣子的理想出現(這個標準取決於我想要改變自己的哪一個部分),那麼,在當下的關係中,對於真實之我的理解必然是不存在的。
我想,了解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我認為這就是多數人誤入歧途的地方。我們不會想要知道在關係的某個當下我們的真實樣貌為何。如果我們只在乎改善自我,那麼就無法了解自己。
五、自我認識是關係的基礎:關係中的問題就是我們自己
我們的問題,就是我們自己在整個過程所製造的結果,亦即在關係中的行為,包括與事物、觀念或人的互動,因此應該對自己有所了解,這是不可或缺的,不是嗎?若不認識我自己,我就缺少了思考的真正基礎。
六、安全或依賴的關係
關係不可避免地令人痛苦,那可以從我們的日常體驗中看出來。如果關係中沒有緊張,它就不再是一份關係,而只是一種舒適的睡眠狀態、一種麻醉狀態──這是多數人想要的,也是比較喜歡的。衝突就發生在對舒適的渴望與現實之間、在幻相與實情之間。而如果你能認出這個幻相,你就能將它擱置一旁,將注意力放在了解關係上。然而,如果你想要從關係獲得安全感,那就變成將精力投注在舒適、幻相上──而關係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它的不安全本質。你若想從關係獲得安全感,就是在阻礙它的功能,從而引發一些奇怪的行為與不幸。
當然,關係的功能就是揭露一個人完整的存在本質。關係是一個自我揭露的過程,一個自我認識的過程。自我揭露是痛苦的,需要持續的調整,以及思想和情緒上的柔軟度。那是一場痛苦的掙扎,伴隨著幾段開悟的寧靜時光。
然而大多數人會避免關係中的緊張,或將它擱置一旁,而比較喜歡令人滿足的依賴性,所帶來的輕鬆舒適、一種沒有異議的安全感、一個安全的停泊處。如此一來家庭和其他關係就變成一種庇護,庇護著欠缺思考的人。
當不安全感悄悄滲入了依賴,一如它無可避免會走上的路,那麼那段關係就會被拋棄,人們會開啟一段新的關係,並期盼從中找到永久的安全感。然而,關係中不存在安全感,依賴只會孕育出恐懼。倘若不了解安全感與恐懼的過程,關係就會變成帶來束縛的障礙,一種保持無知的方式。那麼,一切存在都將成為掙扎與痛苦,沒有逃離的出口,除非能擁有來自認識自己的正確思考。
七、你和我建立關係的方式,創造出社會
我們知道當下這一刻我們的關係是什麼──一場爭執,一場掙扎、一份痛苦,或僅僅是個習慣。如果我們能充分了解,澈底了解我們與某一個人的關係,那麼或許就可能了解我們與眾人的關係,亦即與社會的關係。如果我不了解自己與那一個人的關係,我當然無法了解我與整體的關係。如果我與那人的關係是立基於某個需要、某種滿足感,那麼我與社會的關係必然是相同的……是否可能與那人、與眾人一起生活,而沒有要求呢?確實,那是個問題,不是嗎……只要我們利用關係做為獲得滿足或逃避的手段,做為分散注意力的單純活動,就不可能藉由它認識自己。自我認識是透過關係而被了解、被發現的,其過程也必須透過關係而揭露,不過,前提是你願意深入關係這個問題,並將自己袒露在它面前。因為,畢竟來說,你無法擺脫關係而生活。然而我們想要利用關係來保持舒適、獲得滿足、或成為什麼東西。
八、關係並非只是對安全感、美好感受與滿足感的需求
所以你可以看見,如果我們願意,關係可以是一個揭露自我的過程,但由於我們不讓這件事發生,所以關係變成單純只是一個帶來滿足的活動。只要頭腦依然只想利用關係為自己獲得安全感,那樣的關係必定會製造出混亂與敵意。是否可能活在一段關係中,卻沒有要求、需要和想獲得滿足的想法呢?
九、當關係只是概念和思想,就會有衝突,而沒有愛
你無法思考愛。你可以思考著你愛的人,但思想不是愛,所以,漸漸地,思想取代了愛……關係能夠奠基在一個概念上嗎?如果可以,那麼這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活動嗎?所以爭執、衝突與痛苦,不是難免的嗎?
十、愛不是一種滿足
唯有愛存在時,真正的關係才會存在,但愛並不是對滿足感的追尋。愛只有在「忘我」的時候才會存在,那時會有完整的交流,不是一、兩個人之間的交流,而是與「那至高的」交流,而這只有在忘記自我的時候才可能發生。
十一、依賴創造出恐懼
現在,對大多數人來說,與另一個人的關係都是以依賴為基礎,經濟上或心理上的依賴。這種依賴會製造出恐懼,讓我們內心滋生出占有欲,導致摩擦、猜疑與挫折感。對另一人的經濟依賴,或許能透過法律或適當的機構來消除,但我指的特別是對另一人的心理依賴,那是渴望獲得個人滿足與快樂的心態所導致的。一個人在這個占有的關係中,感覺變得豐富起來、充滿創造力、更活躍,覺得自身存在的小小火焰因對方而熱烈燃燒,因此為了不失去這種完滿感受的來源,一個人開始害怕失去對方,充滿占有欲的恐懼於焉滋生,繼而引發各種問題。因此,在這種屬於心理依賴的關係中,必定會充滿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恐懼、猜疑,而這些經常會隱藏在好聽的話裡面。
雖然一個人會依賴另一個人,卻仍渴望不受侵擾、保持完整。關係中的一個複雜問題,就是如何去愛而同時不依賴、不產生摩擦與衝突,以及如何克服想要孤立自己、想要從衝突的根源退縮的欲望。如果我們必須依賴另一個人、依賴社會或環境才能快樂,它們對我們就會變成不可或缺,我們會緊緊抓住它們,只要出現任何改變我們便強烈反對,因為我們心理上的安全感與舒適都依賴著它們。不過,在理智上,我們可能可以認知到生命是一個連續的流動過程,而這必然導致持續的變動,但是在情緒上或感情上,我們仍會緊抓著那些既已建立的、能為我們帶來慰藉的價值觀。因此,在變動與渴望永遠不變之間,存在著持續的戰鬥。是否可能終結這樣的衝突呢?
生活中不可能沒有關係,但我們卻因為將它奠基於個人占有的愛之上,而讓它變得如此痛苦和醜陋。人可不可以去愛卻不要占有呢?你會發現,真正的答案並非存在於逃避、理想與信念之中,而是必須藉由了解依賴與占有欲的根源來獲得。倘若一個人能深刻了解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問題,那麼或許我們也能了解並解決自己與社會的關係問題,因為社會只不過是我們自己的延伸。我們所謂的社會,是由過去的世代所創造,我們接受它,因為它能幫助我們維繫自己的貪婪、占有欲,以及幻相。在這樣的幻相中,一體或和平狀態是不可能存在的。僅僅透過強迫與法律帶來經濟上的一體,不可能終結這場戰爭。只要我們對個別的關係依然不了解,就無法擁有一個平靜祥和的社會。由於我們的關係是奠基於占有的愛,因此我們必須覺察它在自己內心的滋生、它形成的原因及其行動。隨著我們越來越深入覺察到占有過程中的暴力、恐懼與種種反應,一份完整的、整體的了解,也將隨之生起。單憑這份了解,就能將我們的思維從依賴與占有中解脫。關係的和諧,只能夠在一個人的內在找到,無法在另一個人或環境中找到。
在關係中,出現摩擦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自己,那個身為一切渴望之中心的自我。如果我們能領悟到,最重要的根本不是對方的行為如何,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與反應如何,如果那些行為與反應能在根本上獲得深刻理解,那麼關係就能經歷一場深刻且根本的改變。在人我關係中,存在著不僅僅是實質上的問題,還有各個層面的思想與感受問題,而唯有當一個人內在處於整合的和諧狀態,他才能與另一個人和諧共處。在關係之中,要謹記在心的一件重要的事不是對方,而是自己,這並非意謂著一個人要孤立自己,而是意謂著要深入了解自己內在衝突與憂傷的根源。只要我們仍依賴他人獲得心理上的安樂,包括理智與情感方面,那份依賴必然無可避免地創造出恐懼,憂傷也會隨之生起。
十二、有執著的地方,就沒有愛
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難道不是一種心理依賴的狀態嗎?我說的不是生理上的相互依賴,那是完全不同的事。我依賴我兒子,因為我想要他成為我無法成為的某號人物。他是我所有的期盼、所有想望的實現,他是我所有的重心、我的延續。因此我和我兒子、妻子、孩子、鄰居的關係,是處於一種心理依賴的狀態,而且我很害怕處於一種沒有依賴的狀態。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所以我依賴書本,依賴關係、社會,依賴財產來帶給我安全感、地位和聲望。如果我不依賴這其中任何一樣東西,那我就依賴我過去曾有過的經驗、依賴我的思想、依賴我所投入的偉大追尋。
那麼,心理上,我們的關係就是奠基於依賴之上,那就是為何會有恐懼的原因。問題不是如何不依賴,而只是去看見我們確實在依賴這個事實。有執著的地方,就沒有愛。因為你不知道如何去愛,你就依賴,然後……有依賴的地方,就有恐懼。我這裡談的是心理上的依賴,而不是依賴送牛奶的人為你送牛奶,或依賴鐵路、橋梁等那種依賴。正是這種內在的心理依賴,例如依賴概念、人、財產等,滋生出恐懼。因此,只要你對關係仍不了解,就無法從恐懼中解脫,唯有當你的頭腦觀照著它所有的關係時,關係才能獲得理解,這也是認識自己的開始。
現在,你能夠不帶任何努力,輕鬆地聆聽這一切嗎?努力只有在你試圖獲得什麼、試圖成為什麼的時候才存在。但是,如果不試圖擺脫恐懼,你就能單純地聆聽「執著會摧毀愛」這個事實,那麼,這個事實當下就能立刻讓你的心從恐懼中解脫。只要對關係仍不了解,亦即只要缺乏自我認識,就無法從恐懼中解脫。自我只有在關係中才能揭露。從觀察我與鄰居說話的方式、我看待財產的方式、我緊抓著信念或經驗或知識的方式,也就是從發現我自己的依賴性之中,我才能開始對整個自我認識的過程覺醒過來。
因此,如何克服恐懼不重要。你可以喝一杯然後把它忘了。你可以到寺廟或禮拜堂,全心全意跪拜,口中一邊念念有詞,或一邊祈禱,然而當你走出廟宇,恐懼就在轉角處等著你。唯有當你了解自己與一切的關係,恐懼才會止息,若缺乏自我認識,那樣的了解是不會來臨的。自我認識不是一件遙遠的事,它就從此時此地開始,就在你觀察如何對待自己的傭人、自己的妻子、孩子的過程中。關係是一面鏡子,讓你看見自己如是的樣貌。如果你能如是地去看自己,不帶任何評價,那麼恐懼就能止息,而且從中將誕生出愛的非凡感受。愛是一種無法培養的東西;愛不是一種可以由頭腦獲得的東西。如果你說:「我要來練習慈悲。」那麼慈悲就是一種屬於頭腦的東西,也因此並不是愛。當我們了解關係的整個過程,愛會悄悄誕生,不為人知地,完整地。那時,頭腦是安靜的,它不會將你的心靈填滿屬於頭腦的東西,因此愛就能夠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