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與回顧,從痛苦的受害者成為個人神話裡的主角
如同詹姆斯.霍利斯的所有著作,如同榮格心理學的精神,關於我們的下半生以及此生的意義,人不該奢望從書裡或各類「大師」的思想中得到任何有步驟、有規劃的教導。
因為榮格心理學強調的是「個體化」(individuation),強調的是現代人該努力去恢復或建構屬於自己的神話。
既然此生的神話只屬於自己,那麼,他人的指引就永遠只可能是概括性的。而且就如所有神話中的主角一樣,我們得準備好去受苦。
受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找不到受苦的意義。
多數人被意義問題追著跑的時間點有兩個,第一次發生在青春期,那時的我們會用「我想成為誰」來回應它,例如:我想當醫生、我想考名校、我想擁有自己的一家店(成為老闆)、我想變成有錢人。
這個問題第二次來拜訪我們時大約是在中年,那時的我們可能已經完成了年輕時的期待,也可能沒有,無論是否完成,我們都會經歷到社會角色(榮格稱之為「人格面具」)與真實我之間的差距。原來角色不是我,真正的我一直處於未知難明的心靈之中。
無論我們是否實現了前半生的抱負或目標,中年時我們都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感受到煩躁與不安,因為靈魂的目標已經覺醒,意欲追求完整(而非成就)。但因為缺乏適當的教導,成年人經常會在錯誤的方向中努力,我們想再多買一間房子,想爬到更高位、對婚姻失望、被更年輕的對象吸引等等,結果是越努力越疲憊。
那些讓我們感覺不幸的原因經常源於潛意識的「投射」,它讓我們以為幸福是源於環境的滿足,其實它源於內心的知足。問題出在我們的心,出在我們對早年議題的欠缺覺察。人被自卑、金錢、權力等情結所驅使,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而勞役自己。一旦得到了它,就又立刻感到不安,急匆匆地往下個目標前進。
在《中年之路》出版後,許多讀者向我反映深受書中文字所震撼,但也有部分讀者反映自己越讀越茫然。對於這些讀者朋友,我想向你們提示兩個方向,以便進入本書的世界,尋得人生下半場的意義:
第一,誠實面對前半生,特別是那些未解決的議題。
中年是我們生命的中間點,榮格將之譬喻為中午太陽光開始收攝的時機。我們的人生已經走完了一半,但你如果夠敏銳,可能會發現,自己前半生的目標與動機,其實是源於我們兒童期習得的經驗。
使我們變成如今這個模樣的,是我們無意間為自己戴上的有色眼鏡,它促成了我們的發展,也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市面上有許多探討依附關係與童年議題的書都提供了證據,這是我們處理中年危機感的起點,也是我們想獲得自由與完整的前提。
即便你很滿意現在的自己,也要做好準備,因為早年讓我們獲得成功的因素將會在人生的下半場逐漸失效。
第二,勇敢獨處,而非上癮。
上個步驟是回顧,而這個步驟則是前瞻。這個時代有太多讓我們分心的事物能讓我們上癮,原因倒不是因為商人有多邪惡,而是因為「分心」有極大的市場需求。我們不肯、也不敢獨處。
因為獨處會使我們面對虛空。
虛空令我們感到窒息與恐怖,但虛空之中也寓居著你的靈魂。你得為你們兩人製造獨處的空間,她才能和你對話。下半生的意義與此生的志業就在此處,人的自我必須臣服於內心的靈魂,那個更大的我。我們才可能走向靈性的生活。
看到靈魂這個詞或許會讓你不安,和你熟悉的心理學不同,榮格心理學並不避諱談它,如果我們看見靈魂或靈性就下意識地想要躲避,這通常也反映了我們某種受限的觀點。這通常會讓我們把意識形態或物質當成另一個神加以崇拜。
意義無法從金錢的累積或頭銜的增加得來,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承擔起我們救世主的投射,無論你是否有宗教信仰,都必須背上屬於自己的十字架,回應它向我們提出的問題。
一起為你的人生回顧與前瞻吧!建構個人的神話並沒有捷徑。翻開這本書的你,想必都已意識到快樂並不是人生的目的,重點是意義。你將感受到衝突,但你會獲得完整作為補償。
我深知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個體化的任務,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坦然接受下半生一連串的失去,無論是外貌、地位、家人、或健康。許多人會錯誤地認為人生是接續不斷的攻頂過程,但時間會戳破他們的妄想。
正如榮格所說,那看似無法忍受的衝突,才證明了我們生命的正當性。一個人若是沒有感受到內在的矛盾,那他只算擁有了一半的生活。
祝福每個與榮格心理學相遇的朋友,祝福你在人生下半場找到生命的意義,從痛苦的受害者成為個人神話裡的主角。
鐘穎(愛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