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愛、毀滅與昇華
文∕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創意系系主任)
我與萊特相遇(神交)的關係,是一條漫長、曲折,卻相當有趣的過程。
幾乎一入大學,萊特的人與作品,就出現在我的眼前。當時的我,對於所謂的「草原式建築」,一知也半解,對於萊特的歷史定位何在,也猶疑未明。畢竟,現代建築史的光環,依舊還是環繞著歐陸核心的「包浩斯」諸神,與其他繼之而起的大師,譬如科比意(Le Corbusier,1887~1965)與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 ~ 1969)等人。美國建築師在當代的位置,恐怕是到了戰後六○年代路易.康(Luis Kahn,1901~1974)的出現,才巔危危逐漸確立起來的。
但我從八○年代赴賓州費城的賓大唸書起,與畢業後搬至芝加哥工作,乃至於再遷至亞利桑納州鳳凰城的幾年經歷,卻奇異地與萊特的生涯過程不斷遭逢。賓州的落水山莊自然不用說了,芝加哥的各樣作品與鄰郊橡樹園的豐富建築群,以及北邊威斯康辛州的零散作品,到西南部亞利桑納州沙漠裡的獨特建築,看過的不在少數。
同時間,對於萊特建築背後所蘊含的意義,也如剝洋蔥般的一一開啟,譬如他的建築(尤其是住宅)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那種近乎東方(無神)的宇宙共生觀念,他對於「家」核心價值的空間反應,他和諧也具韻律的建築美學,他使用材料時的質樸與尊重態度,都一再地反映出來他某種既現代、其實又具有神話般古典的精神與氣質。
萊特絕對是個神奇的經典人物,譬如他的農家背景,他到芝加哥找工作前、甚至還沒見過一盞燈,他近乎學徒般半自學的建築路途,他不斷纏身的各樣醜聞惡事,以及他讓人瞠目咋舌的「二枚腰」生涯能力,繽繽紛紛有如走馬燈,令人目不暇接。
然而,恰與路易.康一樣,萊特是現代與古典同時共身的建築人,是現代文明承傳與轉折時的重要中介者,二人同是二○世紀最重要的美國建築師,與現代建築史上極重要、依舊被過度忽略的大師級人物。
這是從建築面向看望的萊特。在閱讀南西.霍蘭以萊特前半生為本,所寫的小說《愛上萊特》時,讓我意外深入到另個面向的萊特,以及更重要的,看見了那個與他深深愛戀、願意相互拋家棄子,一起置事業於不顧的梅瑪。
這段故事精彩也迷人,南西.霍蘭的書寫,越到後段越是感人,尤其當讀到書末那場浩劫般的大火時,我的眼淚幾乎奪眶而出。我與作者一樣,對這對戀人的人生,有著深切的感動、同情與尊敬!
而南西.霍蘭這樣書寫的態度,恰如她所說的終於「使角色真的活了起來」,也成功使這本書脫離紀實的傳記書寫,而能獨立地以小說的文學位置去看待。書中的核心人物與情節,自然是萊特與梅瑪,這對寧可亡命也要偕老的浪漫戀人,兩人以同樣高貴也孤寂的心靈,一起對抗世界與共建夢境,點滴過程讀來辛酸也痛心。
關於萊特的生平,坊間敘述已然有許多,而且褒貶交加。美國年輕人幾乎必讀的小說《Fountain Head》,書中那個恃才傲物的建築師男主角,據說也是以萊特為影射對象;另外,譬如前幾年在台灣出版的傳記書《萊特:美國建築界的永恆傳奇》,作者對萊特品德的撻伐,激烈得令人震撼,書封面甚至直接以小標寫著:「傲慢的大師、高級的騙子、奢侈的窮人、不貞的丈夫」,幾乎像是一本道德的起訴書了。
這書的作者似乎有時也顯得迷惑,會用讚嘆、驚訝與憤怒交混的語氣來形容萊特:「……他是個質疑傳統概念的天才,也是個準備戰鬥、卻為世人誤解的孤獨者,他更是個與一般人格格不入的夢幻十字軍戰士,他打著『以真實對抗世界』的旗幟,裡面只有一個主角和一本劇本,簡直可與黃金時段、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電視劇相媲美。」
真是有趣的說法!
萊特畢竟是個謎樣的人物,就算是各方鑑照,也難以清楚見出他真實的內在形貌,這部分的揣測與爭議,恐怕還會持續下去,也不必太去在意。畢竟,萊特在本質上,可能並不相信這個外在世界,他的掩藏與包裹自己,或都只是回應這事實;而他還願意真正相信的世間物,也許就僅是建築與他所摯愛的梅瑪了。
因此於我,閱讀萊特必須始於他的所愛(也就是建築與他所摯愛的梅瑪),因為此時的他,才是真實無循躲的。萊特的建築當然絕對真實也完整,力道紮實且內裡蘊藏著關愛、仁慈與和諧,絕對難以個人的道德行為等等,來作否定;此外,閱讀萊特的另一個關鍵處,就是那個一直被當成不重要配角的梅瑪了。
梅瑪的悲劇故事,熟悉萊特生平的人,大約都聽說過。但是,她的角色一直被視為背景、加以模糊化,以無價值的方式看待,基本上,論者還是把她當成一個婦德不良的女人,完全沒有給予她被世界正視的機會。南西.霍蘭的這本小說,卻是幾乎讓梅瑪以第一人稱的敘述者位置來說故事,因此也讓我們可以深刻地進入她的內在世界,並透過她的目光,展現出萊特的面容形貌。
固然這是本紀實與虛構交雜的小說,但透過作者因同情而得的敏感探觸力,某個程度上,我個人會尊敬其內容的可信度。基本上,南西.霍蘭是深深地愛著梅瑪這個人物,也因此愛屋及烏(或與梅瑪同心)地愛著難測的萊特。
這是本對愛情有著高度尊敬與浪漫懷思的書,也是本精彩好看的小說,作者藉著與逝去人物的對語,陳述出她對人生的理念與憧憬。但這樣的認同與投射,大半是以女性角色的互換與理解為中心,小說依舊留下對萊特某些未明的疑問,不但懸而未決,甚至某個程度上,萊特反而似乎被蓄意勾勒成了一個完美的理想戀人,是個人人期待──有過人才華、浪漫、可以為愛犧牲一切,那種早已遠逝中世紀騎士般的人物。
或說,這本小說的重要處,還是有價值地呈現了梅瑪這位女性的歷史人物。她這樣地以更完整面向出現來,不僅讓我們見到一個精彩的女性,也讓我們透過她的存在,更真切地感覺到萊特的血肉溫度。雖然,作者自己也同樣具有的浪漫情懷,可能不覺間賦予了萊特與梅瑪,某種過度完美的形象,並淡化他們在現實中的醜陋與不堪,但這就有如羅密歐與茱麗葉之所以純真無瑕,目的不在於揭發現實與角色的不完整,而更在於彰顯作家自身的價值信仰,是可以理解的。
萊特是個建築師,但他更是一個人,這是很重要的認知。在讚揚萊特、並加以神話其建築成就時,有時我們反會蓄意消弭他的真實血肉部分,尤其他作為一個如此充滿爭議性的人物。但我覺得這完全是不必要的,即令是背德的人,也絕對可以與神聖優美的作品共存,更何況道德的目光與檢驗標準,從來是更值得被時光與歷史懷疑。
閱讀這本《愛上萊特》,絕對是個愉快的經驗,尤其越到後段越精彩。雖然這書選擇以大火的悲劇場景作為結局,沒能夠繼續寫下去萊特後段也同樣精彩的人生,但這反而更真切地顯示出來,作者心中真正惦記與懸念的人物,其實就是死於火災、充滿勇氣與獨立人格的梅瑪,而非已是建築明星的萊特,這由書名就可稍微嗅聞出來。
我個人很高興能藉著閱讀這本書,更清晰感知到梅瑪的生命,因為即令沒有萊特的映襯,梅瑪的故事也令人感動,此外這小說也幫我補上了建築歷史拼圖的一個空白版塊,就是萊特神奇離走歐陸、生涯頓挫時,他的心理思考與生命處境究竟為何?他如何能在這樣的災難發生後,又東山再起,以新風格系列作品震驚建築界?他面對自我與世界時的自負與毅力,教人印象深刻!
也因此,這書既是同時回答也重啟我對萊特的思維,對這個總愛肩著披風、像名神祕術士的萊特先生,我反而有著更多的揣想與嚮往了!
作者後記
南西.霍蘭 Nancy Horan
《愛上萊特》是情節有所本的虛構作品,以才華洋溢但行事作風引人非議的建築師法蘭克.洛伊德.萊特和其客戶梅瑪.布斯威克.錢尼的戀愛故事為主軸。一九○三年,梅瑪和她先生艾德溫.錢尼委請萊特為他們在伊利諾州橡樹園市東大道的家設計房子。本書刻畫的就是由一九○七至一九一四年,萊特∕錢尼愛情正熾的期間。
萊特一生對建築寫了許多著作,也寫過一本自傳。學者發表了成百上千的書本文章,記錄了萊特的生平,探究他的作品,但對於萊特和梅瑪之間的關係,資料卻很少。為這位建築師立傳的諸多作家都惋惜兩人之間沒有留下多少書信。因為沒有梅瑪的私人資料,因此我由舊報紙、橡園村民的回憶錄、人口普查報告、她住過地方的歷史、二十世紀初期女性角色的書籍,和萊特在自傳中對她的簡短敘述,盡力拼湊出她生命的細節。因此在開始這個工作兩年之後,我發現了梅瑪寫給愛倫.凱(她曾翻譯這位瑞典女性主義者的作品)的十封信,可以想見這教我多麼興奮。這是梅瑪自己的聲音!雖然這些信的內容主要在談翻譯,但也有一些地方可以看到梅瑪敞開了心懷,向她視為導師的這名女性透露她內心真正的情感。這些書信提供的細節,讓我對梅瑪其人和她與萊特戀愛時的生活有更清楚的瞭解。
歷史小說家可以用許多方法來處理他的主題。本書中,我盡力貼近史實,不只是因為我寫的是真實人物生活的真實事件,也因為我覺得關於他們故事的史實紀錄非常精彩動人。然而歷史和事實之間還是有鴻溝存在。我把關於萊特生活的詳細紀錄,和梅瑪信中所提,及其他紀錄的生活重疊在一起,檢視當時他們所處時地的社會思想和事件,整合梅瑪所翻譯和法蘭克所寫的文章,這七年間他們角色與經驗的畫面終於浮現,這樣的架構讓我得到供我揮灑的舞台,可以想像梅瑪和法蘭克之間的關係,創作出事件和角色。
梅瑪是知識分子、是母親、是女性主義者,也是翻譯。在她與萊特的戀情鬧得滿城風雨如火如荼之際,她譯了愛倫.凱以瑞典文寫的文章《方舟下的水雷──易卜生與女性》。愛倫.凱在文中分析了易卜生所創造的女性角色,這位劇作家一八七九年的劇本《玩偶之家》震撼了戲劇界,因為女主角娜拉寧可放棄婚姻,而不願再被丈夫當成唯命是從的玩偶。愛倫.凱寫道,這位劇作家歡喜地刻畫他的女性角色破繭而出的時刻,她們深感受周遭環境所限,最後卻反抗掙扎,追尋自由。(「我滿懷欣喜,把水雷放在方舟之下。」易卜生寫道。)
「全心全意渴望、全心全意去愛,是的,還有全心全意逾越一切規範的,往往都是女人。」愛倫.凱寫道,「幾乎沒有例外的,打破樊籠或方舟,或玩偶之家的,都是女人。而(易卜生)認為,她只要沒有障礙,就能在比男人更堅定的本能引領之下,找到她正確的路。在易卜生看來,再沒有比全心奉獻給理想更崇高的道德法則。」愛倫.凱接著寫道,在易卜生的觀念中,個人偉大的證據在於「能夠挺身而出的力量,能夠依每一個獨特的案例,作他自己的選擇;重新寫下他自己的法則、選擇他自己的犧牲、經歷他自己的危險、爭取他自己的自由、甘冒他自己的毀滅、掌握他自己的快樂。」
我相信梅瑪在讀到這些句子的瑞典原文時,一定反覆思索推敲,而且必然在把它譯為如上文字之時,融入了她自己的人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