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為什麼寡廉鮮恥的人被喚作「王八」?
過去,社會上一些寡廉鮮恥的人,往往獲得「王八」、「王八蛋」、「王八羔子」之類的罵名。其實,「王八」原來是實有其人的。據《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的記載,「王八」是五代十國時的前蜀主王建的大名。王建,字光圖,許州舞陽人也。「隆眉廣顙,狀貌偉然」。因為年輕時是個無賴之徒,專門從事偷驢、宰牛、販賣私鹽的勾當,又加上王建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八,所以與他同鄉的人都叫他「賊王八」。金人元好問〈雜著〉詩:「泗水龍歸海縣空,朱三王八竟言功!」
再者,「王八」還可被視為「忘八」的諧音。《通俗編.品目》說:「《七修類稿》:『今詈人曰王八,或云忘八之訛。言忘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忘八」便是八項德行中缺最後一項,即無「恥」。
而在民間,「王八」更經常指一種動物,烏龜,尤其是丟臉的人。如明代郭勛編的《雍熙樂府》中有一首〈叨叨令兼折桂令〉,就將「龜兒」和「王八」連在一塊,用來指同一種人:「蝦兒腰,龜兒輩,玉連環繫不起香羅帶;脊兒高,絞兒細,綠茸毛生就的王八蓋。」
為何以「王八」代稱「烏龜」呢?據《史記.龜策列傳》載:「能得名龜者,財物歸之,家必大富至千萬。一曰北斗龜,二曰南辰龜,三曰五星龜,四曰八鳳龜,五曰二十八宿龜,六曰日月龜,七曰九洲龜,八曰王龜。」這篇由西漢史學家褚少孫增補的〈龜策列傳〉中,作者根據遠古時代三皇、五帝以「神龜」和蓍草卜筮的傳說,將「神龜」分為八種,第八種名為「王龜」。於是,後人便將這列在第八位的「王龜」簡稱為「王八」。久而久之,「王八」也就成了烏龜的別名。
烏龜、王八、無恥一旦連在一起,於是「烏龜」最後就與妓院扯上關係。指揮妓女應召陪客的假母習稱老鴇,她的丈夫就被稱為「烏龜」、「龜奴」。妓女日常和嫖客們打情罵俏,摟摟抱抱,而這個時候,老鴇的丈夫只能躲到一邊去。後來推而廣之,大家就把那些妻子紅杏出牆的丈夫,都稱為「烏龜」或「王八」了。
∣延伸知識∣妻子紅杏出牆的人為何又被稱為「戴綠頭巾」、「戴綠帽子」呢?
「綠」在中國古代的顏色等級上最低。在唐代,官吏有袍,品級最低者即是「綠」色。
六品、七品官著綠服,八品、九品官穿青服。白居易的〈懷微之〉有詩句曰:「分手各拋滄海畔,折腰俱老綠衫中。」形容仕途坎坷,人老首白仍屈身於低微的綠衫行列中,可以為證。也正因為「綠」為低賤之色,唐代李封在當延陵令時,「吏人有罪,不加杖罰,但令裹碧綠以辱之,隨所犯輕重以定日數。」
以「巾」而論,它的起源甚早。清代翟灝在《通俗編》卷十二裡指出,遠在春秋時代,「有貨妻女求食者,綠巾裹頭,以別貴賤。」直到東漢,它都是平民或賤民們的專屬冠飾。
由「巾」而發展出類似的冠飾,如漢代的「幘」、唐代的「襆頭」等。唐代顏師古在注解《漢書.東方朔傳》中提到「綠幘」時,亦曰:「綠幘,賤人之服也。」
因此,東漢以前,士大夫階級所戴的乃是「冠」,而「巾」只能用於平民或賤民,當時的「綠頭巾」就已是娼妓之家的專屬冠飾。
元朝至元五年(一三三九)頒布的《元典章》,規定「娼妓穿著紫皂衫子,戴角冠兒。娼妓之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頭巾。」後來在此層意義上再經轉化,紅杏出牆的妻子,被比擬為娼妓,而她們的先生也就像「龜奴」、「王八」一樣,被戴上了綠帽子。
40人們為什麼把一些喜歡吃的小零食叫作「點心」?
清顧張思的《土風錄》卷六「點心」條下云:「小食曰點心,見吳曾《漫錄》。」《唐書》記載:唐鄭傪為江淮留後,家人備夫人晨饌,夫人謂其弟曰:「治妝未畢,我未及餐,爾且可點心。」同書又引周暉《北轅錄》云:「洗漱冠飾畢,點心已至。」後文說明點心為饅頭、餛飩、包子等。由此可知點心古時亦指晨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吃早飯一般又叫作吃「早點」,顯然還保留著「點心」與早晨的飲食有關的意義。
「點心」在北方、南方有不同叫法。北方的點心有唐宋遺制,稱為「官禮茶食」。據《土風錄》云:「乾點心曰茶食,見宇文懋《昭金志》:『婿先期拜門,以酒饌往,酒三行,進大軟脂小軟脂,如中國寒具,又進蜜糕,人各一盤,曰茶食。』」南方的點心歷史不長,約興起於明朝中葉,有「嘉湖細點」。從文獻上看來,點心與茶食兩者原有區別,性質也不同,但是後來混同在一起了。
關於「點心」這一名稱的由來,有一種說法:相傳東晉時期有一大將軍(一說是南宋初的梁紅玉),見到戰士們日夜血戰沙場,英勇殺敵,屢建戰功,甚為感動,隨即傳令烘製民間喜愛的美味糕餅,派人送往前線,慰勞將士,以表「點點心意」。從那以後,人們便將各種美味糕餅統稱為「點心」,並且一直沿用至今。
現在我們所說的「點心」雖以糕餅為主,但已不侷限於此,一些隨意的小零食也包括在這個範圍內了。
∣延伸知識∣天津著名包子為什麼取「狗不理」這樣的名字?
清咸豐年間,河北武清縣楊村(現天津市武清區)有個名叫高貴友的年輕人,其父四十得子,由於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樣好養活,故取了乳名「狗子」。高貴友十四歲到天津學藝,在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裡做小夥計,練就一手好活。三年出師後,他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於是就自立門戶,開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
由於高貴友手藝好,製作的包子色香味美,加上做事又十分認真,料多實在,引得附近村里的人都慕名而來,生意十分興隆。由於來吃包子的人愈來愈多,高貴友忙得不可開交。後來高貴友想出了一個新的簡單辦法,顧客們想買包子,他要求先把零錢放進碗內,然後他按價給相應的包子。這樣雖然加快了賣包子的速度,但是卻造成顧客們吃完包子離店時,高貴友還忙得跟顧客說不到一句話。於是街坊鄰里們都取笑他說:「『狗子』賣包子,不理人」、「狗仔賣包子,一概不理睬」。後來,好事者乾脆把他的包子店改名「狗不理」,把他製作的包子叫作「狗不理包子」,而高貴友對此也一笑置之,並不介意。此名一經傳開,便一直沿襲至今,而原店鋪的名字反而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鮮美而名揚中外,其備受歡迎的關鍵在於用料精細,製作講究。
在作工上,它有明確的標準,每個包子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都是十五個褶。剛出爐的包子,大小整齊,色白麵柔,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膩,所以一直深得大眾青睞。據說袁世凱在天津編練新軍時,曾把「狗不理」包子作為貢品進獻給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品嘗後大悅,道:「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創始於一八五八年的「狗不理」包子如今還有了諧音的英文名Go Believe。
44過年時長輩為什麼要給晚輩「壓歲錢」?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每年一進入臘月,節日的氣氛就一天比一天濃。尤其是天真爛漫的孩子們,更是懷著急切的心情盼望著新年的到來。「大人賽種田,小孩盼過年」,就是最好的寫照。春節這個一年當中最受重視、內容也最豐富的節日,仿佛就是在他們的盼望之中一步步走來的。因為在這個節日裡,他們會有新衣服穿,會有好東西吃,會有一些精彩節目看,還能夠盡情地放些鞭炮,通宵不睡覺也不會受到家長的責怪。最重要的是,每一個孩子都會在除夕之夜或大年初一,收到父母和其他長輩們贈與的數量不等的「壓歲錢」。
西方人過的聖誕節與我們的春節最為接近,稍有不同的是它的日期固定,為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前後只有兩天。聖誕節的前一天叫作聖誕平安夜,聖誕夜到來之際,由聖誕老人為孩子們送去一份份精美的禮物,與我們的壓歲錢有異曲同工之妙,真是不謀而合。
那麼給壓歲錢這種習俗是怎麼來的呢?據古書記載唐玄宗時宮廷裡就出現了送「洗兒錢」的習慣和「散錢」的風俗。當時的宮內,嬪妃們常在元旦玩丟錢猜正反的遊戲,眾王公大臣抓住這個機會不斷地送錢給嬪妃和內侍以討好他們。安祿山請為楊貴妃養子,玄宗專門賜給「洗兒錢」,既表示恭喜,也看作是長輩給新生兒鎮邪去魔的護身符。這個風俗後來從宮廷傳出,在民間也流行起來。到了宋元時期,「洗兒錢」被「壓勝錢」所代替。每年除夕之夜,長者把特製的無法流通的壓勝錢用紅紙包好,悄悄塞在熟睡的兒孫枕下,第二天給他們一個意外的驚喜。這是原有的送「洗兒錢」的風俗和春日(元旦)散錢的風俗相混合,並移至春節而產生的。到了清代,民間將這一風俗改稱給「壓歲錢」。
∣延伸知識∣為什麼元月叫「正月」?
中國民間現在仍然沿用的農曆所劃分的十二個月中,有三個月份是有別稱的,即第一個月稱「正月」,第十一個月稱「冬月」,第十二個月稱「臘月」。後兩個月的稱謂與天氣有關,但第一個月稱作「正月」卻是與曆法的制定有關。
西漢《爾雅.釋天》中說:「夏曰歲,商曰禮,周曰年。」說明各個朝代過年的時間不同。夏朝以正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商朝則以十二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周朝以十一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秦朝則以十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到了西漢太初元年(西元前一○四),漢武帝又恢復了「夏曆」(即現在的農曆),確定以正月初一為歲首。正月初一這一天又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也就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天早晨。
由於上面所述古代各朝每年的起始月並不統一,比較混亂,以至於每個朝代都必須改正一次月份次序,從而改後的第一個月便叫「正月」了,意為改正。還有一種說法:這幾代王朝之所以頻繁更改月份的次序,是由於在這些朝代的統治者看來,既然他們做了首腦,居了正位,一年十二個月的次序,也得跟著他們「正」過來。據說「正」月所以讀作「ㄓㄥ」(征)月是因為秦始皇為避諱其名「政」而強行命令的。約定俗成、代代相傳,因而今天我們仍將「正」月讀作「ㄓ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