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雜色的牛
「物」這個字,今天主要當作事物、物體講,但是古時候卻完全不一樣,而且字義出人意料。
物,甲骨文字形,這是一個會意兼形聲的字,下為牛,上為勿。為什麼說是會意字呢?這跟「勿」字密切相關。
勿,甲骨文字形,這是一個象形字:右邊是農具「耒」的形狀,「耒」是翻土工具,上面是曲柄,下面是犁頭;左邊是翻起來的土塊。金文字形,更像「耒」翻土的樣子。這就是「勿」的本義:用耒翻土。古人種地之前,要先看一看土地的形狀和顏色,因此「勿」又引申為顏色。顏色非一而多種多樣,因此又引申為雜色。
《說文解字》:「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雜帛,幅半異。所以趣民,故遽。」雜帛指雜色的裝飾物;幅半異,指半幅為紅色,半幅為白色,殷的正色為白色,周的正色為赤色,故為半赤半白之色;趣民是催促百姓。古代旗幟,純色代表緩,雜色代表急,因此用「勿」這種雜色旗催促百姓趕緊聚集。段玉裁說「州里」應該是「大夫士」,按照周禮的規定,大夫士所建的旗幟才是「勿」。這是「勿」的引申義,即雜色旗。
《說文解字》:「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從牛,勿聲。」但許慎的解釋是牽強附會,其實「物」的本義是用「勿」用「牛」會意為雜色牛,當作萬物來講只是它的引申義。《詩經.無羊》:「三十維物,爾牲則具。」《毛傳》:「異毛色者三十也。」意思就是用作祭祀犧牲的三十頭雜色牛。「物」也可以像「勿」一樣引申為雜色旗,《釋名》:「雜帛為物,以雜色綴其邊為燕尾,將帥所建,象物雜色也。」
物,小篆字形,與甲骨文相似。
在現代漢語中,「物色」一詞是動詞,是訪求、挑選的意思,比如物色人才。但是在古漢語中,「物色」卻是名詞,最早的意思是牲畜皮毛的顏色,還是跟「物」的本義「雜色」相關。「物色」語出《禮記.月令》:「乃命宰祝,循行犧牲,視全具,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這段話的意思是:農曆八月,命令主管祭祀的官員太宰和太祝巡視即將用作祭祀的牲畜,查看一下這些牲畜的軀體是否完整無缺,草食和穀食的家畜是否分門別類,肥瘦是否搭配得當,牲畜的毛色是否符合祭祀的標準。這裡的「物」從雜色牛引申為一切雜色的牲畜,又引申為「毛色」。周代有「雞人」之職,職責是「掌共雞牲,辨其物」,就是掌管用作祭祀品的雞,辨認查看雞的毛色。「物」就是「色」,因此「物色」一詞也從牲畜的毛色漸漸引申出形狀、形貌的意思。
《後漢書.嚴光傳》記載,東漢著名的隱士嚴光,年輕的時候就享有盛名,學問很大,曾經和劉秀一同遊學。後來,劉秀登基為光武帝,想起了這位老同學,想請他出山做官。不料嚴光最討厭的就是做官,他知道光武帝到處打聽自己的行蹤,於是隱姓埋名。光武帝沒辦法,只好派畫工畫出嚴光的相貌,拿著嚴光的畫像「以物色訪之」。這裡的「物色」就是指嚴光的形貌,本來是名詞,後來才慢慢演變成動詞。
桑 用手採摘桑葉
《詩經》中有一首題為〈將仲子〉的詩篇,是一個女子的自述。這女子和一位名叫仲子的男子相愛,但又畏懼流言蜚語,於是請求仲子不要來打擾她。其中有兩句:「將仲子兮,無逾我牆,無折我樹桑。」仲子啊,請你不要翻過我家的牆,別弄折了我家的桑樹。
種桑養蠶是古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農事活動,在房前屋後大量種植。南宋學者朱熹曾說:「桑、梓二木,古者五畝之宅,樹之牆下,以遺子孫給蠶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因此,古人就用「桑梓」借指故鄉或鄉親父老。
桑,甲骨文字形,這是一個象形字,一棵桑樹的樣子非常具象。甲骨文字形,桑樹的樣子更加美觀。字形是西漢瓦當上殘存的「桑」字,這塊瓦當出土於西安,僅存「監桑」二字,顯然是受過閹割之刑的犯人養傷的蠶室遺物。顏師古解釋「蠶室」說:「凡養蠶者欲其溫早成,故為蠶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風之患,須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為蠶室耳。」蠶室,這個優雅浪漫的名字,卻被用來安置剛剛被閹割的犯人!小篆字形,樹上的枝葉換成手的形狀,突出了採摘桑葉的意象。
《說文解字》:「桑,蠶所食葉木。」種桑養蠶對古人的生活如此之重要,以至於古人把桑樹稱作神桑。根據《山海經》的記載,海外極遠之處有扶桑樹,高兩千丈,兩兩同根相生,互相依倚,故名「扶桑」。太陽在下面的湯谷中沐浴之後,攀著扶桑的樹梢冉冉升起,這就是日出之處。
古人跟桑樹的關係甚至到了依戀的地步,佛教語有「三宿戀」之說,唐代李賢解釋道:「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經三宿便即移去,示無愛戀之心也。」竟至於用對桑樹的愛戀來作譬!清代龔自珍有詞曰:「空桑三宿猶生戀,何況三年吟緒。」其中「空桑」代指僧人或佛門,有人認為空桑乃是聖山,古籍中常見聖人生於或者活動於空桑的記載,但我認為此處的「空桑」是一個象徵,寄於桑樹下不經三宿便即離去,以示無愛戀之心,那麼即使不在桑樹下,心中也應該不存桑樹之念,此之謂「空桑」。清代袁枚有詩曰:「頗似神仙逢小劫,敢同佛子戀空桑。」此處將「小劫」與「空桑」對舉,正印證了「空」非實指,乃是象徵。
春秋時期,衛國的濮水之濱有個地方叫桑間,遍植桑樹,青年男女都喜歡來到這裡幽會,幽會就少不了歌舞,但是幽會的歌舞怎麼可能莊重呢?自然活潑歡快,當然也纏綿曖昧,因此衛國的音樂就被稱為「靡靡之音」,這就是所謂「桑間濮上之音」,歷來被視為亡國之音。「桑間濮上」後來又由具體的地名抽象化為男女幽會的場所,甚至用來形容淫靡風氣盛行的地方,真是玷汙了一個浪漫雅致的好詞!
秋 秋末舉行的火燒秋蟲的焚田習俗
中國是農業社會,農業耕種跟四季關係密切,因此甲骨文中就已經有了「秋」這個字。
秋,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一隻蟋蟀,下面是火,左民安先生解釋說:「火燒秋蟲,為古代焚田之習俗,在秋末進行。」因此「秋」是一個會意字。再看甲骨文字形和,非常像蟋蟀的樣子,《詩經.七月》中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是秋蟲,因此用蟋蟀來會意秋天。《說文解字》中還收錄了「秋」字的籀文字形,左上為「禾」,下為「火」,表示五穀熟了,右邊的蟋蟀訛變為一隻龜的樣子。小篆字形,只保留了「火」和「禾」,仍然會意為五穀成熟。
《說文解字》:「秋,禾穀熟也。」《管子.四時》:「秋聚收,冬閉藏。」秋天是聚集收成的季節。《爾雅》:「秋為白藏。」這是一種有趣的說法。秋天在五行學說中屬金,方位屬西方,顏色則是白色,因此說「秋為白藏」。秋天又是蕭條肅殺的季節,因此「秋」又引申出悲愁的意思:「秋之為言愁也。」比如把不得意的士人叫作秋士,把年老色衰的婦女叫作秋娘。
秋天肅殺,因此古代的律令刑獄之事皆稱秋,比如刑部別稱秋曹,處決死刑犯也都在秋天進行。古代的皇帝自詡為「天之子」,為了顯示順應天道的政治合法性,特意把刑殺安排在秋冬之際進行,因為秋冬的肅殺之氣,渲染了刑殺本身的嚴肅性和震懾力。按照五行學說,秋天屬金,適合刑殺。因此,「金秋」一詞並無今天秋高氣爽的盛世意象,恰恰相反,金秋時節是死囚們集體送命的日子。西漢大臣竇嬰是在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被殺,因為過了這一天就是春天了,不僅不能再行刑,還有可能遇赦。
這一季節的刑殺被稱為「天刑」,在以儒家為正統意識形態的歷史中,金秋時節舉行的「秋決」並不僅僅是奪去了一個死囚的身體,甚至被上升到用上天來懲罰死囚的高度。而「天之子」,就是上天在人間的代理人,是上天授權施行「天刑」的最高律令。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秋後決死刑」的記載,是在《金史.刑法志》中。該法規定只有強盜這一個犯罪種類排除在秋決的禁忌之外,其餘一切死刑犯都要在金秋時節處決。後來「秋決」這個詞更加通俗化為「秋後問斬」、「秋後算帳」,在古代小說中非常常見。
「秋」還用來形容女人的眼波,這是因為秋天的時候天空高遠,秋風吹拂著水面,水中漣漪蕩漾,清澈無比,這樣的水被稱作「秋水」。「秋水」清澈到什麼程度呢?可以一眼望到底,因此有「望穿秋水」一詞。因此,古人就用「秋水」、「秋波」來比喻女人清澈明亮又流轉蕩漾的眼波,實在是太具象了!
最早使用「秋波」一詞的應該是那位著名的詞人皇帝、南唐後主李煜了,李煜在寫給小周后的情書〈菩薩蠻〉中吟詠道:「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西廂記》中的名句:「餓眼望將穿,饞口涎空咽,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休道是小生,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這段描寫太有名了,以至於崔鶯鶯「臨去秋波那一轉」成為中國愛情史上最著名的秋波事件,影響所及,清代人徐震在《美人譜》中把它當作美人七項「韻」標準的壓卷選項。這七項「韻」的標準是:「簾內影,蒼苔履跡,倚欄待月,斜抱雲和(雲和是絃樂器),歌餘舞倦時,嫣然巧笑,臨去秋波一轉。」
岳 疊在一起的兩座高大山峰
「岳」和「嶽」之間並非簡體與繁體字形的關係,實際上,「岳」是「嶽」的古字。
岳,甲骨文字形,這是一個象形字,像疊在一起的兩座高大山峰,表示高山峻嶺。甲骨文字形,大同小異。不過也有學者認為甲骨文字形像山上豎立的羊頭之形,會意為在高山上祭祀。小篆字形,接近甲骨文。《詩經.崧高》中有詩曰:「崧高維岳,駿極於天。」恰是這一字形的具象化寫照。
到了小篆字形,人們造出了一個「嶽」字,從象形字變成了形聲字,《說文解字》:「東,岱;南,霍;西,華;北,恆;中,泰室。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從山獄聲。岳,古文,象高形。」
所謂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恆山、中岳嵩山的五岳(五嶽),其實最早的時候只有四岳。根據《尚書.堯典》的記載:「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五月南巡守,至於南岳。八月西巡守,至於西岳。十有一月朔巡守,至於北岳。」這裡沒有中岳嵩山的記載,直到周代方才設置了中岳,於是才有今日的「五岳(五嶽)」之名。
掌管「四岳」的官員也被稱作「四岳」,相傳是共工的後裔,因為輔佐大禹治水和掌管四岳有功,賜姓姜,封到呂這個地方,也就是姜太公呂尚的先祖。
女婿稱妻子的父親為岳父,母親為岳母,今天仍然還在使用這兩個稱謂,這兩個稱謂是怎麼來的呢?
唐代筆記小說《酉陽雜俎》講了一個很好玩的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要去泰山封禪,任命張說為封禪使。封禪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一般都在泰山舉行。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這叫「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開闢場地祭地,這叫「禪(ㄕㄢˋ)」。張說身為封禪使,全權負責封禪大典的準備工作和各種儀式。按照慣例,封禪後三公以下的官員都升遷一級,張說的女婿鄭鎰本來是九品官,按說應該升遷為八品官,但張說大權在手,假公濟私,趁機將女婿升為五品官,五品官官服的顏色為紅色。
封禪後,唐玄宗舉行盛大的宴會,慶祝封禪順利結束。席間,唐玄宗看到穿著紅色官服的鄭鎰,不明白他怎麼一下子升到了五品官,就詢問鄭鎰,鄭鎰無言以對。宮廷樂師,著名笑星黃旛綽在一旁打圓場,說道:「此泰山之力也。」意思是鄭鎰的升遷是借助封禪泰山的機會,被張說提拔的。
從此之後,人們就把妻子的父親稱為「泰山」,妻子的母親順理成章地被稱為「泰水」。又因為泰山乃五岳之首,號稱「東岳泰山」,故此妻子的父親又稱為「岳父」,妻子的母親也順理成章地被稱為「岳母」,岳父母的家稱為「岳家」。
岳父、岳母還有一個別稱:丈人、丈母。「丈」本來是古代對長輩男子的尊稱。男人年滿七十歲可以得到官府賞賜的拐杖。「拐杖」的「杖」最早寫作「丈」,因此「丈人」就是手持拐杖的老人。受賜拐杖是一種榮譽,故以此尊稱老年男子,後來慢慢演化為對妻子父親的專用稱呼,也稱作「岳丈」,妻子的母親也就順理成章地被稱為「丈母」或者「丈母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