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1】亞洲簡介
位於歐亞大陸的亞洲擁有得天獨厚的濕潤氣候,自古便有廣大的土地栽培稻米與其他各式各樣的農作物,也因此在中國文明的影響下孕育出使用筷子的文化。此外,誕生於亞洲的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傳統宗教也慢慢推廣嚴禁殺生、不食肉的教義。
除了源於長江流域的稻作、米食,發源於黃河流域的麵食、以麵皮包餡的餃子、饅頭和包子都是極具亞洲風情的食物。
另一方面,自古便是香料寶庫的亞洲透過陸上與海上絲路,東西交流活絡,15世紀中葉起,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便為了追尋香料踏上亞洲的土地。
印度和中國等國家將香料和藥草的功效活用在飲食中,以「藥食同源」的思想為基礎,建構傳統醫學體系。人民普遍注重營養,擁有養生習慣也可說是亞洲飲食文化的一種特色。
亞洲經常使用的食材、調味料──
◆酥油
澄清奶油,可以無鹽奶油替代。
◆阿魏(Asafoetida)
氣味強烈的辛香料,用於印度料理中,可以大蒜替代。阿魏是不吃根莖類蔬菜的耆那教徒相當重視的食材。
◆羅望子醬
羅望子為一種具酸味的豆科植物果實,可用蜂蜜醃漬的酸梅去籽、加水稀釋取代。
◆紅蔥頭
洋蔥的一種,可以紅洋蔥替代。外型與蕗蕎(薤)類似,但為不同的辛香料,須注意。
◆咖哩葉
會散發獨特的辛香氣味,在有些園藝店裡稱為可因氏月橘(咖哩樹),被當做觀葉植物來販售。乾燥的葉子幾乎沒有香氣,手邊沒有時可省略。
◆蝦醬
蝦米加鹽發酵的調味料,可以鹽辛櫻花蝦、鹽辛烏賊或蝦米取代。
◆檸檬葉(Kaffir Lime Leaves)
氣味清新的柑橘類果葉,有些地方也會以「卡菲爾萊姆」「泰國青檸」等名稱販售乾燥的葉子。沒有時可省略。
◆Kecap Manis
一種印尼甜醬油,作法請參考41頁。
◆黑芥末籽
黑色的芥菜種子,可用孜然子替代。
◆檸檬香茅(Lemongrass)
氣味類似檸檬的香草,可以去蠟後的檸檬皮替代。
【試閱2】新加坡 Singapore
海南雞飯 (Hainanese Chicken Rice)
海南雞飯是中國海南島的華人移居新加坡後,將秦朝時傳至海南島的文昌雞進一步發展的料理。海南雞飯以全雞熬製的湯頭煮飯,雞肉和剩下的高湯則成為配飯的湯品,沒有一絲浪費,是新加坡經典的街頭美食。泰國也有類似的料理叫「khao man kai」。
材料(4人份)
雞胸肉……4片
米(有泰國米用泰國米)……2杯(洗淨)
薑(磨泥)……1塊
青蔥(切末)……1根
鹽……適量
雞湯塊……1塊
植物油……1/4小匙
小黃瓜(切薄片)……1根
香菜葉……適量
〈蘸醬〉
醬油……2大匙
辣椒醬(是拉差辣椒醬)……適量
薑(磨泥)……1塊
作法
1. 用深鍋煮1L的水,化開雞湯塊。雞肉下鍋,小火熬煮10~15分鐘。
2. 雞肉煮熟後取出,以冰水冰鎮5分鐘。雞湯備用。
3. 另起一個油鍋,加入薑泥、1小匙鹽巴爆香,倒入米輕輕翻炒。
4. 加入2又1/2杯的雞湯,輕輕拌勻,蓋上鍋蓋煮12分鐘。
5. 製作湯品:剩下的雞湯加鹽調味,撒上蔥末。
6. 米飯盛盤。放上雞肉(切成方便食用的大小)、小黃瓜,以香菜葉點綴。搭配三種蘸醬、雞湯享用。
memo
雖說理想是使用全雞熬出美味的湯頭,但分切的雞肉也能做海南雞飯。
【試閱3】烏克蘭 Ukreine
羅宋湯(Borscht)
烏克蘭正如其國旗象徵的麥田與藍天,擁有肥沃的土壤與豐富的飲食文化。蘇聯時期,許多起源於烏克蘭的料理在俄羅斯落地生根,羅宋湯便是其中之一,borscht這個詞即是由古斯拉夫語的「甜菜根」而來。烏克蘭人認為,甜菜根具有活絡血液循環、養顏美容的功效。
材料(4人份)
甜菜根……250g
馬鈴薯……1顆
胡蘿蔔……1小根
豬肉(切塊)……300g
月桂葉……2片
A
洋蔥(切末)……1顆
高麗菜(切絲)……1/4顆
芹菜(莖部切丁)……1根
切塊番茄罐頭……1/2罐(1杯)
大蒜(磨泥)……2瓣
奶油……2大匙
鹽、胡椒……各少許
蒔蘿(撕開)……適量
酸奶油……適量
作法
1. 甜菜根去皮,一半切丁,一半磨泥。馬鈴薯切丁。胡蘿蔔磨泥。
2. 鍋裡放1.5L的水、豬肉、月桂葉,一邊撈除表面浮渣,小火煮30分鐘。熬煮的高湯備用。
3. 在另一個鍋裡塗奶油,將A炒軟。加入番茄罐頭、蒜泥,將2連同湯汁一起倒入。
4. 加入1,蓋上鍋蓋熬煮15分鐘至蔬菜變軟。以鹽、胡椒調味,加入蒔蘿。
5. 盛盤,搭配酸奶油。
memo
據說,烏克蘭有100種以上的羅宋湯食譜。
【試閱4】素食(Vegetarian)與純素(Vegan)
這世上有一群人不吃肉不是因為宗教信仰,而是基於哲學、健康、美容、地球環境、倫理、動物保護、食品安全等理由,我們也必須顧慮這些人的需求。英文vegetarian是各種「素食主義者」的統稱,vegan指的則是包含乳製品和蛋在內,不吃任何動物性食品的「純素主義者」。
◆供餐給素食主義者時要注意什麼?
嚴格的素食者忌諱使用烹調過肉類的廚具。此外,完全不吃海鮮的素食者也不碰「柴魚高湯」。由於日本的齋菜(精進料理)有時會使用柴魚高湯,因此需要特別留意。
「高湯」「吉利丁」「肉精粉」都有用到雞、牛、豬、魚的肉或骨頭。另外,遇到蛋奶素食者(不吃肉,可吃蛋奶製品)時,不能提供以動物性「凝乳酶」(由胃提煉的混合酵素)這種傳統工法製造的起司。
在「蛋」的部分,也有極少數人因宗教因素會避開受精蛋,只吃未受精蛋。
以下列舉幾種與素食相似的飲食類別:
Semi-Vegetarian:半素。減少肉類攝取。
Pollotarian(pollo為西班牙語的「雞」):禽素。不吃紅肉和魚,但吃雞肉。
Pesce-Pollotarian:白肉素。不吃紅肉,但吃魚和雞肉。
Pescetarian:海鮮素。不吃陸地動物,但吃海鮮、奶蛋製品。
◆日益增加的Vegan
素食的歷史可追溯至古印度河文明時期,「vegan」一詞則是在1944年由沃森(Donald Watson)和夥伴一起創立英國純素食協會(The Vegan Society)時誕生。由於vegan飲食符合猶太教或伊斯蘭教的飲食規定以及基督教徒大齋期實施的戒肉飲食,大家都能享用,因此在聚集各式飲食習慣和信仰的國際接待場合中成為受到矚目的菜色。
純素主義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Dietary Vegan:純素食主義者。純素食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活不應該剝削其他動物,因此除了紅肉、雞肉、海鮮外,奶、蛋、起司、豬油、蜂蜜等一切從動物身上獲取的食品也都不食用。
Fruitarian:果實主義者。純素主義的一個流派,只吃樹木或樹枝上的果實,如水果、番茄、茄子等蔬菜或堅果類。
Ethical Vegan:純素生活實踐者。基於道德觀點,除了飲食外,反對因任何目的而將動物變成產品,如羊毛或皮革等等。
環境純素者:以畜牧業有害環境,無法永續發展為前提,拒絕動物製品。
雖然純素主義在醫學和營養學上有所爭議,但基於消費倫理,希望商品能對近來的環境與社會問題有所貢獻、關注SDGs(永續發展目標)以及肥胖和健康問題等因素,全球實踐純素主義的人正以歐美為中心逐年增加。國際航班和國際會議上也會準備純素的特別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