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道央 春雪的溫柔時光】(節錄)
〈森之時計〉
◎沐浴在溫柔時光
向來喜歡有日本「國民劇作家」之稱的倉本聰所執筆的日劇。倉本聰的劇本總是非常細膩,步調雖然緩慢,但韻味十足。大部份的劇本都有出書,每每閱讀起他的原文劇本,總能感受到日文用語之美。
其中,由二宮和也主演的《溫柔時光》是以北海道富良野、美瑛為舞台背景的日劇。從頭到尾流淌著淡淡的憂傷。美麗的風景加上令人動容的情感羈絆,讓許多實際存在的拍攝場景,日後都成為日劇迷的旅遊勝地。
在富良野王子飯店腹地內的「森之時計」,當時是為了劇情而建造的咖啡館。小木屋的造型,在劇中隨著新綠盛夏和寒冬大雪季節,各有獨特表情。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劇中前來喝咖啡的客人,坐在櫃台前,老闆便會遞上磨豆機,讓客人磨出屬於自我手感的咖啡。如今,來到「森之時計」依然在櫃檯席保留此一風格行事。
喝完了咖啡,從「森之時計」步行回飯店的森林沿路上,是一幢幢販售雜貨藝品的小木屋。最後不如進王子飯店裡泡個湯吧,暖熱了身子再上路。
劇中的另外一個場景,二宮和也工作的陶器製作工廠「皆空窯」則位於美瑛。工廠旁的商店販售著劇中二宮和也做給父親的陶杯,同時也開放報名陶藝教室,可以在該地親手捏製出屬於自己的陶杯。
「在富良野的森林裡,有一種最容易哭泣的生物,叫人類。」我想起在《溫柔時光》劇中的這則文案。握著陶杯,啜飲咖啡,瞥見了雪花在窗外迴旋飛舞。故事裡每一滴感懷的淚,最終,都輕盈成隨風而逝的凝結。
〈夫婦食堂〉
◎地廣人稀的北國之味
在保留下來的《來自北國》場景對街,有一間名為「夫婦食堂」的小餐館,是一九六四年起就在此創業的知名店鋪。無論是來參觀拍攝地的遊客或當地居民,都曾經受到它的照顧。「夫婦食堂」的外觀看起來很普通,不過因此更流淌著在地生活的況味。
招牌下掛的入口暖簾,寫著「手打蕎麥」幾個字,原來這間食堂主要是以手工蕎麥麵而自豪的。
使用富良野當地產的蕎麥粉,委託札幌的製粉業者完成加工。蕎麥麵製作比例是以八成的喬麥粉,加上兩成的麥粉,在石臼磨杵與手打之中,恰當融合。一邊手打之際,一邊再不斷加入細粉,最後打出有一定厚度的蕎麥麵。因此,第一次在「夫婦食堂」點蕎麥麵的人,可能會誤以為那是烏龍。畢竟,這裡的麵條比起一般印象中的蕎麥麵來得粗。但也因為如此,嚼勁的彈牙感也就更為深刻。
蕎麥麵一般來說有冷麵跟熱麵兩種吃法。在初春尚下著雪的北國,寒冷的氣溫裡,好不容易躲進了食堂,怎麼說還是想來碗熱呼呼的湯麵吧!於是,就點了幾道該店的特色招牌麵。首先是咖哩蕎麥麵,香濃的湯頭,讓浸在其中的蕎麥麵條也滲透著香醇咖哩香。咖哩麵之外,就是一般以蕎麥湯汁烹飪而出的蕎麥湯麵了。蕎麥的湯汁是使用柴魚(鰹魚)為基底,加入昆布熬煮而成,味道濃厚,帶著甜甜的香味。
特別的是,「夫婦食堂」裡的一項招牌菜是「鹿肉」系列。同行的工作夥伴就嘗試點了「鹿肉蕎麥麵」和「鹿肉漢堡肉蕎麥麵」。至於鹿肉好吃與否嘛,在我試吃以後,只能說見仁見智了。沒吃過的,不排斥的,或可一嘗。
〈十勝岳溫泉〉
◎北海道海拔最高溫泉鄉
在上富良野町和美瑛町之間,幾乎可說是北海道中央部的位置,有一座標高兩千零七十七公尺的活火山,名為十勝岳。十勝岳是大雪山國立公園內十勝岳連峰的主峰,在春夏季節總有許多登山愛好者來訪,而進入秋冬之際,大雪紛飛,則變成滑雪勝地。這裡之所以聞名,除了得以從事季節性的活動之外,還因為溫泉而充滿魅力。這裡有兩座溫泉,一座名為白金溫泉;另一座是十勝岳溫泉。其中,十勝岳溫泉標高一千兩百九十公尺,堪稱是北海道海拔最高的溫泉鄉。
◎房間外夢幻的雪景
十勝岳溫泉雖然自古以來就存在著,不過開發得較晚。這一帶稱為溫泉鄉,但總共只有三間溫泉旅館。最早的一間在一九六三年起對外營運。當初要前往該旅館,並無車道,只存在登山道,是針對登山客留宿的旅店。到了一九六六年正式開通了聯絡道路以後,就能開車上山抵達。此後便吸引了非登山客的到來。
這次拜訪的是三間溫泉旅館之中的KAMIHORO莊(カミホロ莊)。這間溫泉旅館的外觀看來雖然平凡,房間內部也是普通的榻榻米和式房,但卻是很值得一泊之處。讓旅館身價高漲的並不在於建築本身,而是緊鄰的壯闊美景。冬季時分,旅館以一片雪白作為靠山,走進房間裡,寒冬中泡一盅熱茶,眺望玻璃外靄靄白雪鋪蓋的森林,極度夢幻。
◎滑雪人士愛好的溫泉地
秋冬來雪,夜裡溫度降到攝氏零下二十幾度也是常事。能夠在這樣的氣氛中留宿溫泉旅館,享受美食,邊泡湯邊欣賞雪景,任誰都會承認是人間樂事。
深冬時節,投宿的旅客中,有不少是滑雪人士。不只日本人,意外的是遠從歐洲來訪的旅人也不少。在露天風呂泡湯時,身旁有幾個來自瑞士的年輕人,隨意地聊了起來。好奇瑞士本身不就有許多滑雪勝地嗎?何以特地跑來這裡滑雪呢?男孩們回答,北海道的雪比較乾鬆,滑起來質感更好。最重要的是還有瑞士沒有的東西,那就是「無可替代的日本溫泉」。
在KAMIHORO莊的戶外溫泉池裡,泡著湯,雪花飛舞在上。溫泉裡的身體熱呼呼,雪花靜靜地飄到臉龐上。明明戶外很冷,卻感覺非常溫暖。清晨若是幸運,從溫泉池還能目睹到雲海從眼前擴散開來。
雲海散去,視線穿過雪林,可以清楚地鳥瞰到富良野盆地;晚上天氣若好,山下夜景搭配天上星星,譜出一段光的協奏曲。雪山深處,一夜溫泉。想必也流轉了多少旅人,來來往往的山中傳奇。
【岐阜•飛驒高山、白川鄉 群山裡的魔幻風景】(節錄)
〈筋骨地區〉
◎飛驒街道金山宿,寧靜的鄉間散步
飛驒金山?一般翻導遊書,或參加旅行團行程,多半常會聽到的是飛驒高山,至於對飛驒金山則很陌生。事實上岐阜縣的飛驒街道,除了較為知名的高山老街以外,位於下呂市金山町的飛驒街道,也很值得前去探訪。因為相較於高山老街的商業化,金山老街更多了一層庶民的生活感。
飛驒街道金山宿,在地人對其有一個可愛的暱稱,稱為「筋骨」地區。從JR飛驒金山站徒步約五百公尺,經過橋本町商店街,不久即可抵達。
筋骨如其名,意即這一帶有如羊腸小徑的細窄街衢,像是體內錯綜複雜的筋骨。
櫛比鱗次的宅戶,環繞著溪水與石坡,彼此緊鄰而居。無法完整切割的活動範圍,讓彼此的生活成為一個共同體。
過去從站前到筋骨地區這一帶,在昭和初年,仍扮演著船運交通要塞的年代,據說繁華的程度曾被當時的人譽為「小上海」。我隨著在地人的引導,穿梭過各條狹長的街道,老實說很難想像眼前的場景,竟曾有如此燦爛的年華。在地的志工賣力地揮動著手,替我指認景點。這裡曾是澡堂;那裡曾是洗衣場;樓下若有酒酣耳熱的食堂;樓上便藏有不可言說的交歡。
隨著人口外移和高齡化,如今留下了許多空著的老建築。少數地方因為極具歷史意義,被維護成為參觀景點。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座錢湯(澡堂)。這座日式木造老屋的錢湯,如今已無營業,但開放自由參觀。入口收票處的櫃檯亦仍放著算盤,轉身瞥見昔日的告示和廣告,仍如好張貼在室內牆上。木製置物櫃積了一層薄灰,我觸摸著粗糙的光陰之膚,往左探看,那便是澡堂了。
沒有熱湯氤氳的澡堂,在日光的沐浴下顯得清亮。當時的水聲,當時的霧氣,當年的人,早已蒸發。是否,他們最終都安好的回到了該去的歸屬之地?
離開澡堂,繼續穿梭筋骨小巷。在地人陪著我,勾勒著當時可能的故事,簡直像一個說書人。我聽著聽著,入戲了,竟有一刻也感覺到腳步雜沓和把酒言歡的喧囂。然而,下一個轉角,往昔的繁華,又落盡成斑駁與寂寥。
散步筋骨,踏遍今古。日本的鄉間風情,靜謐的每一步,都是情緒的歸零。
〈奧飛驒酒造〉
◎熱愛台灣的釀酒商
喜歡日本酒的人必定聽過「奧飛驒」這款酒。奧飛驒的故鄉就在飛驒金山。奧飛驒酒造的前名是「高木酒造」,創業於一七二○年,即將屆滿三百年。位於飛驒街道本町商店街的總店,是一棟充滿歷史感的木造樓房。
店鋪的櫥櫃除了酒以外,還收藏了許多與該店相關的古董史料。畢竟是一間創業快將三個世紀的老店呀,光是把店裡的記錄文件拿出來都是傲人的文化。像是歷經江戶、明治、大正、昭和初期的「大福帳」就是當年酒品銷售的記錄。龍飛鳳舞的毛筆字到底寫了什麼實在看不出來,但知道這些東西能被如此完整的保留下來,便覺得一間造酒老舖,代代相傳的堅持,已不只滿足酒客的口慾而已,也早是文化的一部分。在此除了能以購酒以外,也能免費預約參觀釀造的酒藏見習。
老闆和老闆娘因為與台灣的酒商有生意往來,曾經去過台灣遊玩。直告訴我,他們對於台北的繁華及台灣人的豪氣,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聊開了,一邊熱情的邀請我試飲,一邊就開啟了他們的異地我的原鄉,有如美酒般微醺的回憶。
〈下呂溫泉:鄉野中的金牌療養泉〉
◎日本三大名泉之一
江戶時代學者林羅山曾稱,草津、有馬和下呂為日本三大名泉。今日夜泊下呂,終於湊齊了三個名泉。
下呂溫泉早在西元九五○年左右就已為人開發,歷史悠久,且作為湯治(溫泉療養)的功用而廣為人知。不用任何沐浴清潔用品,光是泡湯,皮膚都能感覺到像是被洗滌過的光滑乾淨。
除了各個公眾浴場和各家飯店內的溫泉浴池以外,下呂溫泉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隨處都能見到「足湯」。到訪的時節若還很寒冷,那麼這些沿路的足湯簡直就是救星了。像是溫度補給站一樣,身子冷了,就隨處躲進路邊的亭子裡,泡泡腳,從腳底暖起身子吧!因此來到下呂溫泉,記得包包裡放條小毛巾。一邊散步下呂小街,一邊享受足湯,和至親好友排排而坐,就這麼忘卻時間吧。完全的放鬆身心,每一句吐露而出的歡聲笑語,彷彿被足湯加熱了,都那麼的溫暖人心。
溫泉街上除了土產店和飲食商家以外,溫泉博物館也值得一看。館內有許多互動式的設施,能讓遊客輕易理解日本各地的溫泉成分與特色。透過科學和文化兩層面,日本人之所以與泡湯無法分割的親密關係,得以深刻認識。最後,別忘了到入口處親手壓印一張下呂溫泉的紀念明信片。
若細心的話,當可發現下呂有不少青蛙圖騰或雕像。因為下呂的發音「GERO」在日本跟形容青蛙叫聲「GEROGERO」很像,故青蛙君就成了下呂的吉祥物。看見許多青蛙泡湯的傻樣,不覺莞爾。不過說真的,青蛙能泡湯嗎?真擔心一不小心就被煮熟上桌了。
溫泉街上除了青蛙君以外,還矗立著將下呂列為三大名泉的學者林羅山的雕像。
不過,最詭異的是,在林羅山對面,不知為何竟有一尊像,挺熟悉的身影。走近一看,是默劇大師卓別林。莫非卓別林也曾到訪過下呂溫泉嗎?問了當地人,得到的回答卻很意外。
「其實真相是多年前,不知道前人哪來的想法,曾想將下呂溫泉街打造成一條好萊塢影星大道,結果才做完一尊,就沒預算了。這計畫也就胎死腹中。所以,卓別林跟下呂一點關係也沒有。」呃……竟然如此。陰錯陽差,就把卓別林一個人留在下呂了。本來該有很多朋友作伴,結果孤零零的,難怪看他一副好哀愁的樣子。而且還真是有苦說不出呢,畢竟是演默劇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