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載庶民生活細節的迷人建築小品
──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為了撫慰激勵關東大地震後的人心而誕生的看板建築,是一種充滿希望的建築風格,但也因為相較容易取得材料及工法門檻較低,並不是追求極佳品質為目的而建造,後來便被更堅固技術和更充足成本建造的房舍取代而逐漸消失在歷史洪流中,倖存至今者,則成為珍貴的歷史見證而受到保存呼籲,和臺灣街屋比較異同非常有趣。
無論是街屋還是看板建築,商業街區的店面是商家和顧客接觸的最前線,因此每個房屋單元在建造的階段,需透過都市計畫等手法規範各棟臨街面寬度,而商店建築的立面外觀,本身就具有吸引顧客前往從事商業行為的廣告看板性質。在屋主即為經營者的時代,立面樣貌時常融入主人對生意的期許與宣傳意圖,像是包裝在販售商品外的華服,反映特定時代的工藝技術與社會品味,和現在多為招租進駐商家,使用更短期的廣告布幕或招牌燈箱包覆立面,對待建築外觀的態度截然不同。
臺灣清代街屋沿街雖已有設置亭子腳(騎樓),但外觀並無「立面」的概念,而以屋簷做為臨街表情,店招做為布條或木牌,宣傳廣告效果純樸簡單,從屋頂上的雨水傾洩於街道則容易影響環境衛生。大正初年由官方從臺北以風災改建為契機,開始推行市區改正,示範西洋風格的街屋風貌,並由臺灣匠師學習模仿擴散至全臺各地;和後來來自全日本的工匠因在東京累積震災後重建經驗,將看板建築帶回家鄉擴散至全日本的傳播情形相似。
在臺灣最常運用於街屋立體造型的材料與工法,是以模具及鏝刀塑形灰泥,做出捲草、花環、勳章、獎盃等西洋風格圖樣;而在日本的看板建築,雖然也有使用水泥砂漿等材料模仿石材,但考量災後復興的時間與經費成本,大多裝飾簡潔,不追求古典的繁複華麗,而大量使用銅板包覆已雕刻好的木材,同樣能達成造型豐富多元的目的,並且減少等待含水材料乾燥凝固時間更快完成,是和臺灣有所不同之處。臺日兩地都廣泛運用的表面材料,則是同樣在關東大地震後日漸普及的各式面磚,透過各種顏色、紋路排列出豐富變化,造型自由的面磚,除了能保護內部構造避免雨水滲透,也像服裝搭配的首飾配件,為建築外觀畫龍點睛。
本書最有價值的迷人紀錄,不僅是逐漸凋零的看板建築本身,而是訪談屋主方能得知,打造這些建築的主人的青春人生夢想、期望與實踐過程。有別於公共建築乘載社會大眾的集體記憶,容易凝聚保存認同,僅服務社區的民間店鋪生命歷程,對街坊鄰里較有深刻意義,也常隨一、兩代經營者的消逝走入歷史。從書中穿插的建築裝飾語彙解析也可以發現,和由學院訓練的建築師打造的官方建築,規制嚴謹錙銖必較講究古典柱式的比例精準、裝飾元素的象徵正確有所不同,屋主和匠師以自身經驗模仿政府或企業打造的公共建築,僅求跟上時代流行風潮,不求精準再現建築裝飾語彙的樸拙稚氣,正是珍貴的庶民風情令人著迷之處。
人類的生活環境不僅是由社會上層階級所打造,而是在各自崗位努力的群體共同展演,書末對照看板建築與其模仿對象的近代公共建築表格尤其有趣。在主流建築史研究關注的高昂成本公共建築以外,看板建築乘載庶民生活細節,也是塑造城市風貌的魅力所在,值得我們從臺灣人的視角認識與品味。
各位聽過「看板建築」這個詞嗎?究竟是招牌(看板)的一種,還是帶有廣告作用的建築物呢。拿起這本書的你,或許正是對這不熟悉的詞彙感到好奇吧。所謂看板建築,是由建築師兼建築史學者的藤森照信先生等人命名,指的是一種商店建築形式。本書內文將詳細說明,請務必一讀。
看板建築大量興建於大正至昭和時期,當時並非珍奇罕見之物,幾乎所有看板建築都是一般平民會光顧的商店,構成了那個時代的日常街景。然而,現代東京都內只剩下零星幾處,成為寶貴的文化資源。
現存的看板建築,在歷經時代變化與屋主交替後,至今仍在城市裡展現著生命力。
本書主題並不只是解說看板建築的來由與形式,也期盼大家可從中窺見生活在建築物裡的人們及其生活。在看板建築中經營商店的人們,其生計與生活和建築本身表裡一體,說看板建築真實展現了建築本然的面貌也不為過。
書中介紹了十間看板建築,從十位屋主口中分享了色彩鮮明的「看板建築生活」故事,希望各位讀者也能透過這些故事,盡情徜徉於那個時代的生活樣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