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期待落空不適症的定義與成因
「有時候,出錯才能走上正確的道途。」──雪洛琳‧肯揚(Sherrilyn Kenyon)
每個人都可說是期待的「用戶」,因我們動不動就會出現期待;它們可能來自於父母、家人、朋友或媒體,但有更多是出自於自身。我們期待自己功成名就、結婚、生子、變漂亮、變得不一樣、討別人歡心……總之,期待是說也說不完的。尤其在這個時代,人們處處與他人比較,因此我們會尋求各種方法來讓自己比別人更好、更強或更不一樣。人類對自身的能力有如此高的期待,這是前所未見的,但同時它也造成了機會與壓力之間的矛盾。
我們生活周遭隨處可見期待的影子,並且大多數人都受其驅使,總是想方設法讓這些期待實現。然而,人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我們剛呱呱墜地時是處於一種純然的愛的狀態,完全沒有任何的期待。可將它視為我們「初始的純潔」。事實上,你一出生就知道這些真相:你是完整而圓滿的;你沒有任何的缺失;你是有價值的、值得擁有的;宇宙是可信賴的;你本自具足;你與宇宙萬物是連結在一起的;愛是一切的存在,愛也是最重要的;你,就是愛。
後來,隨著年紀的增長,以及種種事情的發生,使你逐漸從愛的狀態轉移到充滿恐懼的想法:有人批評你;有所成就才能獲得大家的讚許;有人離開你或不支持你;你看見人們的爭執或怒罵;你發生令人心碎的事;有人說你異想天開;你感受到成功的沉重壓力;你吃了閉門羹;一犯錯,你就覺得自己是失敗者;與他人比東比西,並相信他們都比你好。又或者,你曾有過無憂無慮的童年,但長大後,你卻對成人的世界抱持著同樣的期待。在現實令你失望的那一刻,你便落入了恐懼。
一旦落入恐懼的魔掌,我們便會感到茫然,並產生空虛感;別人與小我的聲音也會變得比聖靈(Spirit)大聲,我們也因此覺得自己形單影隻、孤立無援。為了應付這一狀況,那些我們以為「可以讓我們再次被愛」的事物便開始驅策我們,於是我們就用種種的期待來填補這些空虛。就這樣,我們的期待成為人生的指針,而它往往只會將我們帶往期待落空不適症。
「當一扇門關起,另一扇門就會打開。但我們往往只會對著關起的那扇門喟然嘆息,因此看不見另一扇敞開的門。」──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
什麼是「期待落空不適症」?
也許到目前為止,你對期待落空不適症(Expectation Hangover)已有相當的理解,但我要賦予它正式的定義。它指的是,當以下的一種或數種狀況發生時,所引發的各種令人不舒服的感覺、想法或反應:
‧事情的發生不符合你的想法、計畫或渴望。
‧事情的發生符合你的計畫或渴望,但卻沒得到預期中的滿足感。
‧你無法達成個人或專業工作上的期待。
‧發生了與你的計畫或渴望相衝突的意外事件。
期待落空不適症有許多不同的類型,但通常可以將它們歸類為下列三種:
1.外境的期待落空不適症:指事情的結果不是我們想要的;或者雖然達成某件事,卻沒獲得預期中的滿足。例如:蜜雪兒努力想從事法律方面的工作,但結果卻出乎她的意料,她發現自己每天都害怕去上班;傑森在某公司服務超過十年,公司也承諾晉升他的職位,但他最後卻遭受公司毫無預警的解雇。
2.人際的期待落空不適症:指我們對某個人失望,或別人突然做出令我們不悅的行為。例如:傑夫接到電話通知,他引以為傲的兒子因持有毒品而被逮捕;莎拉度過了感覺很棒的約會,但對方卻從此不再聯絡。
3.自我的期待落空不適症:指我們沒達到為自己設定的標準或目標,也就是我們對自己、以及對達成或未達成的結果感到失望。例如:理查花一整年的時間用功準備醫學院的入學考試,但考出來的成績卻沒達到他理想學校的錄取標準;雀兒喜第一次上台進行工作報告,結束後覺得自己表現糟透了。
儘管造成期待落空不適症的人、事、物會有所不同,但大致說來,它們出現的症狀卻與飲酒過量的宿醉十分雷同,只是期待落空不適症的負面影響力更大、時間也持續得更久:
‧提不起勁
‧沮喪
‧焦慮
‧懊悔
‧身體不適
‧迷惑
‧煩躁易怒
‧自我批判
‧否認
‧上癮行為
‧無精打采
‧憤怒
‧羞愧
‧罪惡感
‧工作表現不佳
‧創造力下降
‧人際關係緊張
‧信心危機
‧社交退縮
‧只想待在床上,關了燈,把頭藏在棉被裡
負面的信念和自我對話會大大加劇期待落空不適症的惡化。人生不如意時,我們很自然的會出現這些想法:「我不夠好」、「我做錯了」、「別人比我好」、「我永遠是孤立無援的」、「我永遠不會成功」、「凡事都不如我意」等等。一旦我們心目中的自我形象被突如其來的事件瓦解了,我們便會坐立不安、滿腹牢騷,並且因為認同感受到嚴重的威脅,因而想加以控制。此時,我們的自尊會一落千丈,並開始覺得自己與某種更高的力量失去連結,或甚至會懷疑它的存在。我們會深陷在過去的懊悔中,或者糾纏在那些我們自認為未來會更好的想法裡頭。總之,我們會做任何事情來結束痛苦——但問題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
期待落空不適症的成因
「由確定出發的人,將以懷疑告終;但如果是從懷疑出發的人,將會得到確定的結果。」──培根(Francis Bacon)
期待落空不適症最大的挑戰,就是覺得自己失敗、沒達到自己設定的標準或目標──尤其是我們已全心投入其中。
我曾經花三個月的時間企劃我所熱衷的線上研討會。為此,我辦了三十多場面試,寫了一堆行銷資料和電子郵件,而且還製作影片、雇用一堆人。我真的預計會有一萬五千人參加這場線上研討會。但到了研討會的前一週,參加人數也不過區區二千五百人。當時我失望極了,想不透為何達不到預期的結果。當我責怪自己,想到有些事該做卻沒做而懊悔不已時,我的期待落空不適症就越發嚴重了。
我原本是滿心歡喜的舉辦這次研討會。面試的過程很愉快,也結識了一些有趣的新朋友;我對此事充滿熱情,而且完成我引以為傲的事。但最後的結果不如我的預期,一下子這些全沒了,我立刻陷入期待落空不適症。就這樣,整件事的重點就變成結果如何,而不是整個過程。我的小我太在意數字了,於是我就忘了整個過程中的喜悅、熱情和照亮我靈魂的創造力。
人生的過程比結果重要。為了教導我們這一點,宇宙有時會採取看似殘酷的方式,使我們事與願違。當為自己的信念付出血汗、淚水時,我們充滿了活力、靈感與熱情,並享受在伴隨它們而來的各種美好的感覺。然而,一旦我們滿懷期待的夢想落空,所有美好的感覺就會立刻煙消雲散而陷入期待落空不適症。我們會自問:「怎會發生這種事?」
問得好。處於期待落空不適症時,我也一直想知道真正的原因;一來是我可以採取某些做法,二來是我可以消除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不安。我們總是認為,只要知道事情發生的原因,我們便能改變它,而不必再受期待落空不適症的折磨。
我們之所以會事與願違,最主要是為了讓我們學習「典範轉移」(paradigm-shifting)的人生功課。抽中期待落空不適症這張牌,會迫使我們不得不開始內省,最後人生還來個大轉彎。表面上,也許期待落空不適症看似製造了不和諧,但事實上,它們卻有調和的效果,因它們可以將我們導向改革與創新。
我們並不會主動去學習期待落空不適症所教導的人生功課,因它會威脅到我們的小我緊抓不放的東西:掌控、安全感,以及外在的結果。我要事先聲明:接下來我所要分享的人生功課,可能會令你的小我感到不太高興,而且可能不會符合你想要的那種答案。現在,我想邀請你敞開心來理解下列這些課題,在本書第二部的療癒計畫中,你將學到一些工具,並與它們一起配合運用。
「以好奇心來取代對未知的恐懼。」──丹尼‧高基(Danny Gokey)
課題一:掌控是一種幻覺
我們都善於投入時間和精力來達成我們想要的結果,而且付出的努力越多,就越會覺得獲得成果是理所當然的。只要結果符合我們的期待,我們就會有安全感和成就感;我們會覺得放心,因為一切都在應有的軌道上。我們會期待人生按照我們的計畫進行,別人的行為也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我們都喜歡掌控一切,畢竟未知實在太令人膽戰心驚。事實上,我甚至認為掌控欲已成為我們最大的癮頭了。但事實的真相是,我們根本無法完全掌握我們的人生,期待落空不適症就是最好的證明。
現在,你可能會想:「我的人生當然可以由我來掌控。可別來那一套,說什麼一切都是由命運或某種更高的力量決定的!」相信我,你的心聲我很了解。事實上,我的小我也很想爭取掌控權。然而,掌控其實只是一種幻覺。舉例來說,你想在明天做某件事,但明天可能會有無數個突發狀況干擾你的計畫。那麼,我的意思是說,任何事情都是由某種更高的力量決定的嗎?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它可以影響我們人生的方向。但問題是,某些事情會不會發生?何時發生?如何發生?這些都是我們無法完全掌控的。我們有絕對決定權的地方是在於如何回應。不過,我們總是把諸多心力用在如何掌控人生、讓目標如願以償;至於如何以負責任的態度回應期待落空不適症上,我們卻極少付出心力。事實上,在世上所做的任何努力,並不保證我們就一定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但只要你能放下凡事都要確定的執著,某種更深層的信任感就會出現。當然,我指的不僅是你對宇宙或某種更高力量的信任感,也包括你對你自己、以及你能用最佳的方式去回應人生的信心。況且話說回來,要是什麼事你都事先知道,也就失去人生中那些快樂的驚喜了。
課題二:你的舒適區其實是陷阱
每個人都會建立一個舒適區,只要身在其中,我們就會感到安全,彷彿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我們總是會做出某些特定的選擇、進行特定的某些事情,以加強自己的安全感。畢竟,舒適區令我們感到熟悉,它的一切我們都瞭若指掌。儘管我們偶爾也會越過舒適區,但通常這種情形只有在我們詳細評估過風險後才會發生。但值得注意的是,舒適區之所以令我們感到舒適自在,並不是因為它是健康的,而是因為我們對它比較熟悉,並能增強我們「一切都在掌握中」的幻覺。
我們都受到自我概念及其結構的逼迫,而它們都是源自於我們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該做什麼事的期待。我們渴望感受愛、喜悅、靈感和熱情的高度,卻不願意感受悲傷、憤怒、羞愧等負面情緒的深度。儘管我們有偉大的夢想、渴望人生有所改變,但我們總是由於不願踏入未知的領域而自我設限。於是,我們繼續玩著安全的遊戲,按照計畫過日子,做一成不變的例行公事。事實上,沮喪本身也可能是個舒適區,因為即使你有治療期待落空不適症的想法,但維持現狀還是可以為你帶來某種程度的滿足感;只不過這樣的人生根本不算真正的活著!
許多個案為了改變人生的種種事情而來找我,但只要我給的建議要求他們走出舒適區時,他們就會立刻冒出無數個做不到的理由。他們因深陷在自己的舒適區而無法展現潛能,他們的活力和人生的目的感也因此逐漸衰退。
想像一下,當一棵植物在盆栽裡已無容身之處,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它將停止生長而無法成為它該有的樣子,除非將它移植到更大的地方。你的舒適區其實不是一種保護,而是限制你的硬殼。這也是我樂於見到人們出現期待落空不適症的理由,因為我知道宇宙就是用這種令人受不了的方式,迫使人們跳脫自我設限的舒適區,發揮自己所有的潛能。人類經驗就是要不斷的進化。每個人的內在都有進化的衝動,總是想要不斷的改變;畢竟我們不是停滯的生命體,改變是永遠無法避免的。如果我們抗拒或害怕改變,期待落空不適症就會出現好幫我們往前推一把。不論你的現況如何,千萬別滿足於現狀或覺得「已經夠好了」。你值得擁有更多,而且你有能力可以更好。
課題三:滿足感無法向外求得
你也許了解「只要……就……」或「如果……就……」的思維模式,例如:只要加薪,我就會有金錢的安全感;只要結婚,我就能感受自己的價值;只要有多一點的經驗,我就可以開創自己的事業;如果沒被解雇,我就不會如此沮喪;如果能減少五磅的體重,我就會有自信;如果沒犯下那個錯誤,我就會為自己感到驕傲。我們的小我相信「只要……就……」和「如果……就……」,是說也說不完的。
許多人「對自己下工夫」是為了獲得外在的東西。擁有夢想是好事,但如果內在的工夫只是為了求得外在的結果,那麼期待落空不適症就勢不可免。我們總以為快樂是來自於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我們往往為此付出健康及人際關係的代價,尤其是犧牲了當下這一刻。由於我們滿腦子都在想自己可以做什麼、成為什麼、或擁有什麼,因此我們會不斷的追求外在的結果。如此一來,當我們得到自己想要的,但其滿足感卻不如當初的預期時,我們就會陷入期待落空不適症。或者我們會興奮一下子,然後就又開始努力尋求下一個目標,如此反覆不已。
不久前,我受邀為一群企業執行長演講,他們給的講題是關於如何「達到滿足」。我覺得很好笑,關於滿足他們竟然使用「達到」一字——可見得我們實在太執著於外在的結果,以至於連滿足都想要去「達到」!面對這一群拚命三郎,演講的一開始我就告訴他們,我們先靜心冥想一下,接著談談愛。你真該看他們當時臉上的表情!
滿足,並不是我們能讓它發生的一件事。一味想符合內在和外在的期待,會使得大多數人的生命處於「做」的狀態,而非「是」的狀態。唯有當我們有足夠的勇氣放下自己的期待時,我們才能開始經驗那種持續不斷的滿足感。每一次期待落空不適症的經驗都給予我們大好的機會,使我們得以放下那些外在的價值、安全感或對愛的執著,在內在發現那種我們一直在尋覓的經驗。
課題四:這不是錯做事的懲罰
處於期待落空不適症時,我們通常會覺得自己一定做錯了什麼,所以失望沮喪是活該的。我們往往會有一種普遍的誤解,認為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其實是為了試煉我們,或甚至是我們做錯事的一種報應。大多數人心裡都有某種恐懼,不論有沒有意識到,我們認為宇宙(或上帝、聖靈、更高力量)隨時都以某種方式在評斷我們。因此,當人生不順遂時,我們就認為自己受的苦是一種贖罪。但事實根本不是如此。
真相是,每一個狀況或處境,都是為了你的最高利益(Highest Good)而來——即使當時你並不覺得如此。宇宙並不會懲罰人們、測試人們,或記錄我們做了哪些好壞、對錯的行為。你並沒做錯任何事;畢竟一直以來,你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力量。真的。如果你還不相信這一點,現在可以開始這樣想。不斷的自我打擊、覺得自己遭受試煉或懲罰,只會延續你的期待落空不適症,甚至可能使情況變得更糟。事實上,人生中那些看似試煉或懲罰的事情,其實是無比珍貴的生命禮物和教導。
有時候謙卑一點,可以為我們帶來最高利益。我們的小我通常會對他人或人生產生非常不切實際的期待,導致我們將許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與整個環境格格不入。一個有益處的、典型的期待落空不適症就是要讓我們對事實進行必要的檢視,以停止我們對周遭世界一廂情願的想像。
將這些課題謹記於心,並開始把自己的人生看成是一場偉大的冒險,它能為你帶來許多成長的契機。只要我們能忠於自己的價值,並放下所有的期待,我們便能為那些意想不到的機會創造更多的空間,走向人生的幸福而不是落空後的不適。
「跳舞的重點不在於腳踏在哪個位置上,而是享受每個舞步。」──韋恩‧戴爾(Wayne D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