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的疾病」是一種個性(摘)
反覆情緒「爆發」的人
這一節的內容就從一個我曾經看過的「心的疾病」案例開始。首先登場的,是五十五歲的某醫科大學身心內科教授石川卓(化名)與三十七歲的本田理繪(化名)。
「如果你敢拋棄我,我就殺了你!」
「不要說都是我不好!」
「不要叫我要努力治療!」
理繪這麼嘶喊著,並拿起桌上的杯子朝石川教授扔了過去。杯子撞擊地面砰的一聲,碎裂一地。石川教授想繼續說些什麼,但理繪大聲哭喊打斷他的話語。
理繪在和石川教授對話之時,只要隱約感覺到任何一點點自己就要被拋棄的語氣時,她就會突然情緒「爆發」,陷入恐慌狀態,而且是以一個月一次的頻率突然發作。每一次,直到情緒「爆發」的前一刻,理繪的心情都還很愉悅,完全看不出有任何苦惱的樣子,但她就是突然「爆發」了。這時,石川教授就會對她說:「這就是妳不對了,要不要換個方法看看」,並提出一些建議。但聽到這樣的說法,理繪就會失控變得更暴躁。
本田理繪擁有護理師與心理諮商師的執照。石川教授在傾聽理繪內心煩惱的過程中,兩人漸漸發展出特殊的關係。
但即便是長年在身心內科看診、與理繪最為親近的石川教授,也無法阻止她情緒「爆發」。不過,在經歷過理繪多次的「爆發」之後,石川教授逐漸能夠冷靜地觀察理繪,並了解到透過提出「妳在什麼時候會有這樣的心情呢?」、「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之類的問題,理繪就會冷靜下來說話。溝通不良與自己是否會被拋棄的不安全感,就是理繪「爆發」的誘因。
此外,理繪的不安還包括下列問題:「無法走在人群中」、「對太亮的照明感到不舒服」、「百貨公司很恐怖」、「無法上街購物」、「對於花錢有罪惡感」、「討厭接近別人」、「不喜歡發生性行為時的肌膚碰觸」、「當然不想把性器官給別人看,也討厭被觸摸」、「但又覺得性行為是維繫關係的手段」、「不相信人,但更討厭孤獨」等等。
為了探究理繪為什麼會變成這種狀況,石川教授決定試著從她的成長經歷追溯原因。
引導出復原力
石川教授在陸續傾聽理繪訴說的過程中,慢慢開始覺得她的這種狀態,與其說是「心的疾病」,不如想作是一種「個性」還比較貼切。理繪因為童年不愉快的經驗,使得她「害怕被拋棄的不安」比別人加倍強烈。而由於無法有效控制這種不安,所以才會情緒「爆發」。因此,石川教授認為,要讓理繪不把「心的煩惱」直接表現在行動上,就必須培養她的復原力,也就是「心的免疫力」。
第二章 幸福從腸道開始
除了投藥與諮商之外的治療方法
目前,精神科和身心內科所進行的「心的疾病」治療,絕大多數都是以藥物與心理諮商為主,幾乎沒有任何諸如為了提高免疫力應該吃哪些種類的食物、要攝取哪些維他命等營養補給品較好等,從免疫學或營養學觀點出發的指導。
心理諮商的效果雖然有目共睹,但我認為以非藥物、非諮商的方法來治療「心的疾病」,也具有同樣的效益。
如同在第一章中所述,為「心的疾病」所苦的人,免疫力普遍都很低下。此外,當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比例失衡,不安或焦躁的感覺就會升高,也是眾多周知的事實。
重要的是,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是在人體內無法獨自合成的物質。換句話說,為了在腦內聚集「幸福物質」,首先必須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不過,只是吃蛋白質也無法把多巴胺和血清素送進腦內。
其實,在這些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維生素B 群、維生素M(葉酸)等的產生,都與腸內菌密切相關。
若腸內沒有大量比例均衡的腸內菌,腦內的「幸福物質」就無法增加。事實上研究發現,為憂鬱症等「心的疾病」所苦的人,腸內菌較少,比例也不理想。
人類的免疫力有百分之七十是由腸內菌所掌控。為了提高免疫力,大量攝取能夠成為腸內菌餌食的膳食纖維,如穀類、豆類、蔬菜等植物性食品,打造出一個適合腸內菌棲息的環境非常重要。
相信各位都已經明白,為了治療「心的疾病」,必須提高免疫力。攝取維生素B6和維生素M(葉酸)的營養補給品來輔助補充維生素,也是不錯的方法。當然,在日常生活上避免過度壓力、放鬆心情等,也很重要。
據說,加拿大的精神科醫師賀佛爾博士(Abram Hoffer, 1917-2009),在面對「心的疾病」患者時,都會詢問他們:「你以前都吃些什麼?」賀佛爾博士認為,在每天的飲食上多下點工夫,就能夠預防和治療「心的疾病」。在治療「心的疾病」上,運用免疫學和營養學的方法有其必要。
腸是「第二個大腦」
絕大多數的人一定都認為人是靠著大腦來思考、行動。但真的如此嗎?我反而覺得是腸道在主宰這些活動。
當然,神經細胞都集中在大腦,大腦的確是聚集「思考細胞」的地方。不過,腸道裡同樣存在「思考細胞」,所以腸道也被稱為是「第二個大腦」。
在此,我們不妨思考一下生物的進化。先是單細胞生物在地球上出現,而多細胞生物約在十億年前誕生。然後,在約五億年前時,動物開始出現爆炸性的進化。對生物進化而言,具備適者生存的特質,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動物所選擇的適者生存戰略,就是製造具備特定機能的細胞集團,也就是製造器官。動物最早擁有的器官,正是腸道。
多細胞動物中擁有最單純構造的,就是以水螅為代表的腔腸動物,這種動物只有腸道。在生物界中,有些動物沒有腦、脊椎、心臟等,但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是沒有腸道的。換句話說,沒有腦的動物體內,腸道就代替了大腦。
我們以為是大腦接收資訊後,再傳遞指令給身體做出動作。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正好相反。並不是因為大腦覺得哀傷所以流淚,而是因為流淚引發大腦哀傷的訊息;並不是因為大腦覺得開心所以微笑,而是因為微笑讓大腦有開心的訊息。
我曾經進行透過笑來提升免疫力的相關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在明明沒有好笑的事,也勉強擠出笑容時,大腦也會釋出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活化NK細胞(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換句話說,身體的反應是早於大腦反應的。
若問大腦和腸道何者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回答大腦吧。關於這一點,我也有不同的看法。
現代人生在一個豐衣足食的年代。遵循著大腦的指示,總是在吃美味的食物,而且吃得很飽。一直以來都在大腦的引導下行動,絲毫沒有考慮到身體的因素,就這麼持續地吃。另一方面,除了美味的食物之外,我們還吃進各式各樣的東西。但實際進到腸道裡的,幾乎都是營養不均衡的食物。久而久之,腸內菌的比例當然就會失衡,以致免疫力減弱,變得容易生病。
而且,在比較大腦與腸道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腦並無法判斷食物是否真的安全。人類不斷地開發出含有防腐劑等食品添加物的食品。的確,含有防腐劑等食品添加物的食品,能讓我們在想吃的時候就有東西可以吃,非常方便。但是,這對腸內菌而言是有害的。腸道明明不喜歡這樣的食物,但現代人的大腦卻覺得這些食物才是美味。說起來,現代人所處的情況就是,「第一個腦」強迫「第二個腦」要遵從它的指令。
又或者,不妨來思考一下腦死的問題。我們的身體也有可能面臨一種狀況,就是大腦已經死亡但人體還活著。也就是說,只要腸道還是活的,我們就能存活,一旦腸道死亡,我們就活不下去。雖然這個例子很極端,但我想表達的是,腸道與大腦一樣重要,不,應該說腸道比大腦更重要。
甚至,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決定人類性格的也是腸道。東大名譽教授.光岡知足以《腸內革命》、《腸內菌決定人類健康!》等著作而聞名,根據他的說法,「決定人類性格的是腸內菌」。
追蹤在同一家醫院、幾乎同一時間出生的小孩後發現,這些毫無血緣關係的小孩,其性格比與自己的手足更為類似。在過去的知識裡,一直都認為人的性格主要由遺傳基因所決定,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反而比較小。光岡教授則是主張,腸內菌扮演了比遺傳基因更具決定性的角色。嬰兒只要沒有發生胎內感染,基本上都是在無菌狀態中誕生。因此,在同一家醫院、幾乎同一時間出生的小孩,幾乎都擁有同樣的腸內菌,而這個影響會持續一輩子。
所以,腸道是遠比我們所認為的還要重要的器官。
第三章 心的健康從食物開始
砂糖製造出憤怒的年輕人
當人體攝食精製砂糖時,砂糖會被身體急速吸收,血液中充滿糖分,就會增加對胰臟等的負擔。
岩手大學名譽教授的臨床心理學家大澤博博士談到,近年來時有所聞的青少年兇殘犯罪,其原因為糖癮(Sugar addiction)的飲食生活造成低血糖,所引發的行為失常。
陷入糖癮的年輕人或兒童,一旦低血糖時,馬上就會攝取果汁或甜的零食來提高血糖值。這麼做雖然能夠維持身心安定的狀態,但若恰巧低血糖時無法順利補充砂糖,自律神經就會失衡,最糟的狀況就是引發兇殘的犯罪行為。
所謂的血糖值,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量,正常值在空腹時是一一○mg/dl以下,若數值持續偏高,會演變成糖尿病,若持續偏低就會變成低血糖。血糖值低到五○mg/dl以下時,會出現焦躁不安、憤怒或想睡、感覺疲勞、心情陷入憂鬱狀態等。再低到四○mg/dl以下,就有可能失去意識。
承如各位所知,構成人類身體能量來源的三大營養素,就是醣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與脂肪。身體能夠儲存這些能量。葡萄糖會變成肝糖被儲存在肝臟或肌肉中,脂肪則會變成體脂肪被儲存在皮下或內臟裡。
另一方面,大腦的能量來源以葡萄糖為主,但葡萄糖卻無法事先儲存在任何地方,因為它們必須經由血液被運送至大腦。換句話說,若無法維持血糖值的穩定,被運送至大腦的葡萄糖當然也無法穩定。
最終甚至會影響大腦的機能。又或者會導致控制葡萄糖分量的各種荷爾蒙失衡,進而影響到自律神經。這將會助長不安的感覺,受到恐懼心態的驅使,據說有些人甚至會變得更為殘暴。
攝取清涼飲料或蛋糕等零食,以及白米等精製的碳水化合物時,胰臟會急速分泌出胰島素來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作為能量使用。此時,胰島素會和位於細胞膜、被稱為胰島素受器(insulin receptor)的物質結合,讓葡萄糖可以進入細胞內部,結果就是造成血糖值急速下降。如此一來,要運往大腦的能量就會減少,進而引發注意力不集中、強烈睡意、類似憂鬱的症狀等。
此時,身體想要提高降得太低的血糖值,於是又急遽地釋放出腎上腺素(adrenaline)與正腎上腺素,而這又會導致心悸、手腳發麻、肌肉緊張等症狀,造成精神上的焦慮不安。
一般認為,當像這樣的血糖值不穩定狀態一直反覆發生時,不但會讓年輕人增加憤怒,也容易罹患憂鬱等「心的疾病」。
低血糖症往往容易被認為是一種血糖值變低的疾病,但其實它是一種「血糖控制不良,無法維持在適當狀態」的疾病。這種疾病經常會被誤以為是思覺失調症或恐慌症(panicdisorder),必須特別注意。
控制醣類飲食有益身心
日語俗諺中有所謂「醫生不養生」的說法,這樣的比喻實在讓人羞愧地想找個地洞鑽下去,但實不相瞞,我自己也曾兩度罹患糖尿病。第一次是十年前在印尼進行長期研究調查的時候。當地氣候炎熱,每天的活動量也很大,因為我是容易流汗的體質,為了預防脫水,我每天照三餐地喝運動飲料。
突然間,我瘦了下來。在一個星期內,腹部上的脂肪組織都消失了,手臂的肌肉也變細了。體重更是一口氣就掉了五公斤以上。
尿液有很多氣泡,我試著舔了一下竟然是甜的。於是我測了一下血糖值,沒想到空腹時竟高達五○○mg/dl。我罹患了所謂的「寶特瓶症候群」(PET Bottle Syndrome)。
回國後,我請糖尿病專科醫生的學弟當我的主治醫生,接受了徹底的飲食治療。採取的就是日本糖尿病學會所推薦的「高醣類熱量控制飲食」,約六成能量由醣類中攝取。但這個飲食療法仍無法改善我的高血糖,最後只好進行胰島素治療,才終於讓血糖值恢復正常。
康復之後,身體一直都沒什麼狀況,但到了二○一○年,我的體重又開始急速下降。腹部、臀部的脂肪組織還有肌肉,似乎都急速消失,體重果然又一口氣掉了五公斤以上。一測血糖,空腹時竟高達四五○mg/dl以上。
回顧我的飲食生活後發現,因為曾經罹患過糖尿病,所以後來也都非常注意控制熱量。但是我最喜歡米飯,也總是在吃拉麵、餃子、炒飯。然後累的時候,就攝取冰淇淋或果汁等甜食。
我多少也算是個知識工作者,覺得必須給大腦補給充分的營養。關於大腦的營養,我知道的只有葡萄糖,所以我確實地攝取醣類,認為只要整體上控制熱量就好,也極力避免吃牛排等食物。
回想起來,這次的高血糖一樣也是發生在體力衰退的夏天。我的糖尿病多半是因為攝取過多醣類和疲勞,引發胰臟β細胞疲乏所致。
我選擇再次嘗試飲食療法,這次採用的是江部康二(日本高雄醫院理事長)所提倡的「醣類控制飲食」。這種飲食療法非常簡單,無須介意卡路里總數,「只要除去醣類就好」。我試著實踐之後發現,十年前用「高醣類熱量控制飲食」仍難以改善的高血糖,在不必注射胰島素的情況下,短短兩個星期後,空腹時血糖就降到了九○mg/dl。而且,以往我常常動不動就發火、焦躁不安,但在採用這個方法後,心情也開始變得平靜穩定。
靠著「醣類控制飲食」,不但血糖值降低,連中性脂肪也迅速減少,好膽固醇的HDL(high density lipoprotein,高密度脂蛋白)也增加了。而且最令人開心的是,也不再發生心情陷入憂鬱,或是相反地情緒忍不住爆發的情形了。
「心的疾病」可用營養來治療嗎?
我的同學中,有不少人的專業是精神科或身心內科。在詢問他們後發現,為憂鬱等「心的疾病」所苦的人,似乎都擁有共同的飲食傾向。最大的特徵,就是他們通常都很偏食,譬如有人一天要喝幾十杯咖啡、有人喜歡吃白米或麵包等醣類食品,或是有些案例的砂糖攝取量異常的多。
而年輕女性患者中,則很多人都有減肥經驗。而且,似乎正是因為減肥導致的營養不足對大腦造成影響,然後引發了「心的疾病」。
除了藥物治療、心理諮商等治療方法外,也有一派學者試圖從營養學的角度來治療「心的疾病」。加拿大的精神科醫師賀佛爾博士就主張,無論是憂鬱症,或是有幻覺或幻聽症狀的精神疾病,都一定與腦內物質的變化有關。為了維持腦內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均衡,不能偏食,無論是醣類、蛋白質或脂質,都必須均衡攝取。
《憂鬱,是食物造成的!?日本名醫以營養素療法破解現代人憂鬱的真相!》的作者溝口徹醫師,也是以營養學角度從事精神疾病治療的醫生之一。二○○三年時,他在東京新宿創設了日本第一家營養治療的專門診所。
營養治療的基本觀念就是,「心的疾病」所出現的症狀,主要在於營養素的不足或缺乏所致。
若無法透過均衡飲食攝取必要的營養素,就無法擁有健康生活。這是理所當然的道理,但不僅是身體的健康,「心的疾病」也需要正確的飲食。
然而,我們仍無法否認,即使維持正確均衡的飲食生活,仍存在著某些無法治癒的「心的疾病」。就算已經增加攝取能把多巴胺或血清素等「幸福物質」送入腦內的腸內菌的食物,並修正了營養比例,有些人還是無法治癒心的創傷,那該怎麼辦呢?下一章裡,讓我們一起試著思考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