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經歷:愛上阿育吠陀及脈輪能量湯的過程
我與阿育吠陀的相遇,雖說是源自於齋浦爾(Jaipur)恆河邊的眾寺廟,還有停留在喀拉拉(Kerala)步調緩慢的村莊期間,但其實,我在更早之前就發現了這門數千年的印度科學,那是在一個混亂、一切不斷在改變,也改變了我的城市,紐約!
我會來到紐約,是基於某些因緣巧合。我原本只打算待6個月,想加強我的英語能力並進行寫作計畫,沒想到一待就待了11年。隨著學習及工作,我在這個不斷求新求變的城市裡如魚得水,樂此不疲,亦從不認輸。赫赫有名的國際攝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是由康奈爾‧卡帕(Cornell Capa)於1990年代初期創辦的學校,當年他散步於學校走廊上時,所有學生都會投以欣賞的目光。我有幸考上後,離開了形狀渾圓的巴黎市,來碰撞這座有著堅硬鋼角的紐約市。
最快速的轉變是,沒有了露天咖啡館的下午茶,在這裡,人們奔波於工作之間,從家裡到健身俱樂部,從約會日到藝術展覽的開幕日。我隨著這個步調,背著沉重的攝影背包,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協助攝影師們,在學習的同時也步入我的記者職業生涯。最初三年的工作經歷有:《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L'Espresso 週刊》、《新聞週刊》(Newsweek )……,還有各展覽會場。我日以繼夜地把自己關在學校工作室裡,處理自己和其他人的照片。在紐約的攝影師們,聚合成一個紮實的團體,猶如國際攝影中心內部組成的大社交圈。
在結束白天的工作後,我開始自己下廚,因為長期以來我已經吃膩了街角的中國菜了。還有,我的消化系統經常出毛病,即使在我戒菸之後,長年來依舊持續這種狀況。在巴黎時,家庭醫生就曾指定我到腸胃科檢查,並指出我的消化系統再也不會恢復正常了!對一個27歲、身體應該很健康的年輕女子來說,這話說得有點過分。另外,我也使用過順勢療法醫生開的藥方,但是沒有效果,他曾用很神祕的口氣說:「你需要的是阿育吠陀療法!」在1990年代,很少人知道阿育吠陀,我暗自竊喜地把這個訊息保存在腦海中的某個角落。
1995年,我報名了紐約城市大學的電腦課程,剛好看到牆上張貼的活動和會議訊息:「阿育吠陀醫學專家X博士與你會晤」, 我隨即去電預約。經過第一次的拜訪後,我開始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帕奇卡瑪淨化療程」(panchakarma)。我在調整了自己的飲食習慣後,也開始調整自己原有的體質,在知道自己屬於風—火(Vata-Pitta)型的體質(請見p.31)後,接受定期療法。這一切奇蹟般地起作用了!胃部的沉重感竟然消失了,我照常吃,隨後的消化情況感覺都還滿好的,應該說是非常好喔。差勁的是,我竟然忘了藥方名稱,總之,它解救了我可憐的胃,和過去因長期飲用可怕的藥茶、消化藥、瀉藥或排毒的藥方,而造成的腹脹問題。
阿育吠陀,這個歷史長達千年的整合醫學,向我敞開了大門。它的療效使我想深入鑽研,也為它深感著迷。我過去原本就長期對草藥和自然療法感興趣,再加上我或多或少算是素食主義者了。至於香料,早在我17歲第一次去印度旅行後,就占據著我廚房的一部分。所以,我準備好要來探索自己的主要療癒法的源頭。
‧那些喝熱湯的回憶
2002年1月,氣溫大約零下15℃。我開始觀察到紐約街頭轉角處,有越來越多人手捧著熱湯,那是用不同大小的厚紙碗盛裝,有個蓋子,再配上幾片麵包。當你開心地使用餐桌上的菜餚時,不太會碰觸到能溫熱雙手的熱騰騰的湯,但對我來說,這樣的湯真是不合我的口味。這一切要回溯到我的童年,在義大利時,我母親總是要求我晚上一定要喝湯,她說:「這對健康很好。」
另一方面,艾琳娜是我青少年時期的好友,她從義大利杜林市(Turin)打電話給我。她始終沒有從失戀之苦中走出來,我感覺到她的不對勁,便力邀她來紐約,看看能否有所改變。我們在曼哈頓區的西班牙哈萊姆(Spanish Harlem)合租小套房。她在一家電台找到工作。我們倆共享了一小段步調相同的生活。每到晚上,艾琳娜都會準備各種湯。在觀察後,我欣喜地發現湯的作法不但簡單,而且不論口味或香味都像極了我的童年記憶。我慎重其事地品嚐著,雖然喜歡,但還沒喜歡到要冒險去下廚的地步。
不久後,艾琳娜離開了,只留下她那些湯的香味。至於我,讓攝影師工作把我帶離紐約,前往印度、非洲,然後出乎意料之外地,回到了巴黎。
在2010年時,我開始了艾揚格(Iyengar)瑜伽師資的培訓課程,並歷經三年持續不懈的學習。我不斷精進、鍛鍊及教學,三年來投入學習並吸收此派別的精髓,每天總是忙到很晚。以阿育吠陀的觀點,建議晚上時要吃清淡、易於消化的熱食。長久以來,我已經養成這樣的習慣了,但該準備什麼呢?在巴黎時,我總是覺得冷,天氣常下雨,太潮濕了,對於風—火型體質的我而言,可不太好。假如我來喝碗湯呢?應該不錯,但是要用什麼材料來煮呢?我看著市場的攤位……
‧動手烹煮脈輪能量湯
一直以來,廚房是讓我感到自在和做實驗的地方。烹飪能使我全神專注,使我感到平靜,如同一種動態的靜心冥想方式。在接受瑜伽師資培訓課程後,我對於脈輪,即七個能量中心產生了興趣。我知道每個脈輪與單一顏色有關連性。若要從脈輪議題來做研究的話,我是否能嘗試以脈輪顏色為優先考量,來挑選食材做湯品呢?這個想法實在振奮人心。我打開冰箱,並選擇了跳進我腦海裡的脈輪顏色之蔬菜。順從自己的直覺去做,所以一點也不擔心味道與預期會有所出入。
少許的油,切好的洋蔥薄片,各種香料,切成塊狀的蔬菜,一些水……我讓它滾著,然後打開我的瑜伽墊,讀著每日練習表單,因為在訓練過程,我們要遵從一套確實的練習法。二十分鐘後,我的湯煮好了,接著,關火,用手持電動攪拌棒將湯料打成泥狀,再讓湯靜置在一旁。到了晚上,我對湯品呈現的味道感到非常驚訝:太棒了!我完成了我的第一道脈能量輪湯!我不僅有了現成的晚餐,還發現了可以無限創新並探索的新大陸。一堆食材在我眼前跳舞,像是在邀請我也把它們都加進湯的行列中。
我以成為嚴格的素食主義者為目標。這是道德至上的一種選擇。我幾乎不吃雞蛋了,另外,自從在紐約第一次遇見阿育吠陀醫生,知道我的風—火體質並不適合食用乳製品後,我也不再吃該類食品了。只剩下我始終抗拒不了的新鮮乳酪球(Boules de Labneh,參見p.49),實在是它的風味太迷人,又能做出多樣化的料理。還有菲達乳酪,那是因為源自於我對希臘的熱愛。帕馬森乾乳酪,則是縈繞著我在義大利時的童年回憶。還有酥油,這黃澄澄的奶油可是阿育吠陀不可或缺的必備品。
真正的轉折點是在2013年,當時我遇到了馬克‧凱斯特(Mark Keister)阿育吠陀醫生,他是我的導師、智者及好友,我對他永遠懷抱著無限感恩。剛柔兼具的馬克,幫助我加深了對阿育吠陀知識的理解,並有助於將它整合到我的日常生活中。
在廚房裡,我的直覺力更加提升了。每隔兩天就能做出一道新湯品,因為菜餚不應該被過度加熱。你應該要吃新鮮的,不要吃冷凍食品,此外,更要避免使用會破壞分子的微波爐!新鮮食材具有生命力、生命能量,並能賦予我們健康生活的活力。早餐之後,練習之前,在收發郵件後和淋浴前,我會準備煮湯,然後放到晚上再喝,這已變成我的習慣。我觀察到,如果把湯靜置幾小時之後再食用,會更好喝,雖然馬克並不這麼認同。各種食材需要一些時間彼此相遇、相融,才會形成一種新的和諧性。
‧本書誕生的源起
我經常和艾琳娜用Skype聊天,此時的她已經回到杜林市居住。有一天晚上,她問我:「為何不將脈輪能量湯的想法寫成一本書呢?」我回答:「我沒想過耶,一直以來,我都只是為了自己而烹飪。」在巴黎時,自從離婚後,我都是找室友合租公寓;在紐約當學生時,也是如此。如今,我的室友是個25歲的義大利人,皮耶-保羅(Pier-Paolo)總是好奇地看著我熬煮湯品,我則會請他試吃。不久後,這就成了我們晚上的慣例。我先不透露湯裡放了什麼食材,等他品嚐新湯品後,再開啟我們的話題。如同義大利人的習慣,我們開心地待在廚房裡討論著正在吃的食物。皮耶-保羅在剛開始時會保留自己對湯的感受,之後才變得暢所欲言。但我千萬不能因為他的好評而自得意滿,應該要持續鑽研食材、口味和作法。此外,他也堅持我要寫出能讓人願意一煮再煮的食譜。我承諾會針對這個想法多加思考,而且應該要有一個特定數字,一種既定作法……108 道脈輪湯品,就是寫它嘍!108,蘊含著滿滿神聖內涵的數字。
我拿出當年在印度買的、再生紙製成的小記事本,開始做起筆記。這可是需要一些時間的,因為湯品的形成,不只是來自烹煮過程中的突發靈感而已,甚至有一些是我在市場蹓躂時從攤販叫賣聲中得到的。番茄、櫛瓜、甜椒、韭菜、椰子……市場攤位上,不管是夏季或冬季,都擺滿了有著各種脈輪顏色的食材:紅、橙、黃、綠、白,但要如何製作出屬於「喉輪」天空藍的湯品呢?那「眉心輪」的靛藍呢?對此,我的製作方式就更需要直覺力,以便尋求到的結果能如清朗無雲的藍天之溫柔,或星空夜晚的深黝。終究,我想尋求的是能令人回味的口味,勝於真正的顏色本身。這就行得通了。
烹飪的意圖為何是基本之道,因為最終都會回歸到自己本身,因此應該帶著愛與歡喜心下廚。有些湯品是濃稠的泥狀,有些是塊狀,有時是濃稠的湯頭上只撒上幾顆鷹嘴豆或幾粒完整的小豌豆,讓你的牙齒咬出清脆喀喀聲而帶出一點小驚喜。我喜歡在最後使用手持電動攪拌棒,讓湯中食材的味道能夠相融合,營造出獨特的口味。烹飪應該是件玩遊戲般又迷人的事,並且要對每一口的品嚐有所覺察。我會審視著蔬菜,並讓它們引領我,進而發現在甜菜湯中加入用醋浸泡的刺山柑(câpres),可以刺激味蕾,有時則是撒上一點點切碎的香蔥或芫荽。我喜歡芫荽,除了它對消化有好處之外,也愛它那難以捉摸的味道,每每帶領我回到印度—我靈魂的家。在豌豆泥或豌豆湯中,我會放Tofu Spread 牌的豆腐泥。在紐約,你可以在各大超市找到它,或可以用乳酪醬來替代。因此,當我在巴黎的世界素食(Monde Vegan)超市看到豆腐泥時,我內心開心得像在手舞足蹈!我也很喜歡自製三明治,但位於法國首善之地,乳製品或乳酪是很貴的,終於找到可取代的東西了。
自從我投入這個計畫後,煮湯這件事讓我的生活變得更規律。有時候,我還會加上音樂筆記,有來自於音樂人朋友瑞克‧尼古拉(Rick Nichols)、奎師那‧達斯(Krishna Das)、龐迪‧哈利帕薩德‧恰羅西亞(Pandit HariprasadChaurasia),還有土曼尼‧迪亞巴提(Toumani Diabaté)。這些音樂經常在即將衝到地面的瞬間,又急轉向天空,旋律是那麼的懾人、動人和感人肺腑,又像在娓娓道來人生之路。我小心翼翼地註記著每一道新食譜旁的數字。我烹飪時,經常像進入夢遊狀態,總是隨著某種直覺,而後才又突然意識到我現在人在哪裡。我特別鍾情於熱騰騰的黃瓜湯。只是單純因為它不太常見。2015 年4 月,為了接受進階瑜伽專業培訓課程和處理背部問題,我在紐約待了一個月。我的朋友尚恩好心地讓我住他家。「我家就是你家。」他說。當時,我從包包裡拿出「黃瓜優格冷湯」,但他和我一樣是偏愛喝熱湯的,於是我嘗試將它改良成熱湯,很好,我開始思索著……一直到回巴黎後,優格被取代了,變成椰奶配黃瓜!
書中的每一道湯品均有專屬命名:純粹喜悅、地中海、接納、母性⋯⋯每道湯都向我展現著它自己,因為它們並不屬於我。它們所喚起的情感,是一種愛的狀態。它們啟發著我,亦能激勵人心,撫慰並滋養人心。在烹煮的過程,請你進入全然專注的冥想中。存在於當下的,如同冥想源頭的,也就是「愛」,這才是此時必須融入的。烹飪和用餐即是一種當下。你要感覺自己是以每個味覺細胞都在歡舞般的狀態來品嚐食物,而它也會滋養著你。用餐時,你是在跟食物談戀愛。不用心的愛,是無法令人滿足的。臣服於這一獨特的時刻吧,存在於唯一的當下,也就是生活中;每一個當下皆蘊含著永恆。重新感受你的全然狀態。就讓食物填補你,並喚起你所有的感官:視覺、觸覺、味覺、嗅覺……探險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