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錯誤學(摘錄)
「知道自己是對」的為什麼這麼有趣呢?畢竟以樂趣來說,這頂多算是次等的,不像生命中的其他樂事—巧克力、衝浪、接吻—這和我們的生物化學構造沒有任何直接關聯,和我們的胃口、腎上腺、大腦邊緣系統、易受感動的心通通沒有關聯,但「知道自己對了」的快感卻是不可否認的,普世公認(這也許是最怪的),幾乎完全無差別。
我們沒辦法「跟誰接吻都好」,卻不管做出哪一種正確判斷都會很得意,利益得失似乎無關緊要,比起賭贏賽馬,更重要的是押中對外政策,雖然不管哪一樣對了我們都會沾沾自喜;題材也不重要,認出橙頂樹鶯和猜對同事的性別傾向,都一樣讓人興高采烈,更詭異的是,就算說中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我們還是樂在其中,比如股市下跌、朋友失戀,甚至是在先生或太太的堅持之下,花上十五分鐘拉著行李往旅館的反方向走。
跟大部份令人愉快的經驗一樣,我們不可能總是對的,有時候我們會是那個輸掉賭注(或在旅館迷路)的人,有時候我們也會感到困惑,質疑起正確的答案或行動的步驟,這類焦慮本身反映了我們迫切渴望自己是對的。
儘管如此,整體而言,不管講對什麼都能讓我們高興,差不多就像不管怎樣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偶爾與人爭執、傳道、預測或打賭時,我們會洩露這種感覺,雖然大多時候都只是在心裡想想而已。終其一生,差不多無時無刻,許多人都會假設自己在每件事情基本上都是對的:從政治觀、知識信念、宗教和道德信仰、對他人的評價、自身的記憶到對事實的理解,這聽來荒謬,但仔細想想,我們平常似乎在不知不覺之中,以為自己幾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了。
簡單講,正確判斷的經驗對生存不可或缺,能滿足自我,整體而言,可說是人生中最價廉、又最叫人熱切渴望的幸福泉源之一。
這本書是關於上述一切的相反面,是關於錯誤,關於人類文化如何看待錯誤,個人又該如何面對內在信念的潰散,如果我們樂在正確無誤,認定這是常態,那麼你不難想像,大家發現自己錯了的時候作何感想,我們一方面認為這種狀況離奇少見,是莫名其妙的秩序失常,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很蠢,感到羞愧,就好像拿到滿江紅的期末報告,錯誤令人退卻、裹足不前,讓人心頭沉重、怒火中燒,往好的方向想,我們可以把這些都當作擾人的麻煩事,往壞的方向想,錯誤就是一場惡夢了。
不論如何,犯錯總是叫人既洩氣又尷尬,完全不像判斷正確時會湧現喜悅。
不讓對與錯綁住智性發展
本書大部份都在談大家搞砸了的故事(我保證很快就進入主題),這些故事包羅萬象,講到幻覺、魔術師、喜劇演員、使用毒品、戀愛、公海意外、詭譎的神經學現象、醫療災害、訴訟慘敗、和妓女結婚的可能下場、末日預言的可悲失敗,還有艾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但在投入這些犯錯經驗之前,我們得停下來談一個看似不合理的重點:世上根本沒有犯錯經驗這回事兒。
當然了,世上有發現自己犯了錯的經驗,事實上這類經驗種類多的驚人,接下來我們就會看到,發現自己的錯誤叫人震驚困惑、讓人感到既好笑又困窘、令人受傷、讓人開心、得到啟發甚至改變一生,有時候變得更差,有時候變得更好,但就定義而言,犯錯並不會引發某種特定情緒,說真的,人類之所以會犯錯都是因為在出錯時,當事人本身渾然不覺,只是單純地忙著手上的事情,之後才發現當初有如矇蔽了雙眼,完全搞不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就像卡通《嗶嗶鳥》(The Road Runner)裡面那頭大笨狼一樣,總是要等到跑出懸崖邊了,回過神來往下看才發現自己已經騰空,大笨狼真的掉下去了,你則是象徵性地墜落,早已深陷麻煩卻還自以為腳踏實地,因此我要修正一下我的說法:犯錯會引發一種情緒,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對的。
這就是錯誤盲點的問題,每個人都對自己現有信念中的謬誤視而不見,想想最明顯的吧,錯誤其實不存在於第一人稱現在式:「我正在錯(I am wrong)」這個句子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的,一旦我們知道自己錯了,我們就再也不是錯的了,因為一旦弄清某個信念有誤之後,我們就不會再相信了,因此我們只能說「我錯了(I was wrong)」,這可稱為「海森堡錯誤不確定性原理」(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of Error):我們可以犯錯,也能夠發現錯誤,但不可能兩者同時進行。
錯誤盲點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要想像自己犯錯總是這麼困難,我們可以很輕易地把這歸諸於種種心理因素──驕傲自大、缺乏安全感等等──顯然這些都有關,但錯誤盲點提出了另外一個更為結構性的問題,很可能也相關,如果要察覺自己犯錯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我們找不出現眼前的錯誤,不管再怎麼仔細審視自己內心也找不著可能出錯的蛛絲馬跡,那麼我們自然會認定自己是對的。
同樣地,錯誤盲點說明了為何我們能接受世上人人都會犯錯,但自己犯錯時卻仍然感到錯愕不已。心理學家馬克.葛林(Marc Green)觀察道,從犯錯者的觀點來看,錯誤是「精神上的天災(a Mental Act of God)」,理論上我們雖然明白錯誤可能會發生,實際上自己犯的錯卻像龍捲風或雷擊一樣,令人猝不及防(結果就是,我們老是認為自己無須負責,畢竟就法律而言,沒人能為天災負起責任。)
我們不但對眼前的錯誤視而不見,奇怪的是,對於過去的錯誤也一樣記憶模糊。一般而言,我們要不是記不住錯誤、就是忘不了錯誤,要是老是忘記小錯,總是只想起重大錯誤也還說的通,但情況偏偏沒這麼簡單,每次看到德國作家歌德(Goethe)的名字,我就會想起大學時我第一次大聲唸成「勾特」(Go─eth),有個忍俊不住的大學教授好心地糾正了我(給犯過同樣錯誤的讀者參考,正確發音跟Bertha這個字的唸法很像,但H和R不發音),犯這種小錯誤情有可原,但我想我註定到臨死之前都會記得這件事。
拿這個例子跟佛洛伊德的經驗比較一下,他在《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一書中提到(此書本身就是關於犯錯),有次整理每個月的帳目時,佛洛伊德看見一個病人的名字,但卻怎樣也想不起來這個病人的就醫情形,即使紀錄上明明寫著,過去有好幾個禮拜他幾乎天天上門替她診治,而這才不過是六個月之前的事情,他回想了好久卻一無所獲,最後終於想起來了,他震驚於自己竟能如此「不可思議的健忘」,原來那位病人是個年輕女子,由父母帶來就診,主訴是持續胃痛,佛洛伊德診斷她得了歇斯底里症,幾個月後,這名女子死於胃癌。
總忘了犯下什麼錯,以及快速遞補的「正確感」
很難說究竟哪種情況比較奇怪:是把重大錯誤忘得一乾二淨,還是把瑣碎錯誤記得一清二楚?整體而言,我們遺忘錯誤的能力似乎遠比記住錯誤的能力強得多,在撰寫本書期間,每當有機會向人解釋本書主題時,總是會有人說:「妳應該訪問我才對,我老是在犯錯。」這種時候我就會請對方舉個例子,毫無例外地,對方總是會眉頭深鎖、陷入沈默,過了好一會兒才困惑地坦誠,自己什麼都想不起來了。
有位這樣自告奮勇的受訪者說:「好奇怪噢,我大約可以想到有好幾次自己慘叫道『喔不會吧,我真是錯得離譜,完蛋了好丟臉。』我甚至還記得自己因而失眠、食不下咽、成天緊張兮兮,但卻記不得自己究竟犯了什麼錯。」
發生這種狀況的部分原因,是由於本質上的資料庫設計缺陷,大部份人的腦子裡沒有一個叫做「我犯過的錯」這種類別,我有個好友,很早就知道我要寫這本書,在我動筆兩年後,來信說她忽然想起童年時期,自己成長過程中某件錯得離譜的事情,過去兩年之中,我這個朋友並不是忘了這件事情,但在她的腦海中,這件事情被歸在其他類別之下(這類事情可能算在「孤單的時候」 或是「生氣的時候」),到頭來,不論她怎麼為了我的書苦苦思索,她的記憶裡就是沒有半個關於錯誤的故事。
就像我們說不出「我錯了」,腦海中缺少「錯誤」這個類別不只是個案,而是眾人都會面臨的問題,我回顧了和錯誤相關的文獻,可以在此告訴你,首先這類文獻多如牛毛,再來是幾乎沒有一份歸在與「錯誤」相關的類別之下,反而散見於五花八門的學科底下:哲學、心理學、行為經濟學、法學、醫學、科技、神經科學、政治學、科學史,在此僅列舉幾個例子,我們生活中的錯誤也是如此,被我們歸類在眾多標題之下──「尷尬的時刻」、「獲取的教訓」、「過去的信仰」──卻很少直接了當地稱之為「錯誤」。
分類的問題只是眾多原因之一,過去犯下的錯誤之所以如此令人捉摸不定,另一個原因是(之後會有更詳細的討論),一旦明白現有的信念錯了,我們就得立刻找到另一個代替方案、一個能夠馬上成為真理的信念,有了這個全新的信念,舊有觀念很快就被拋到腦後,面目模糊、毫不相干,彷彿我們從來就不曾把它當一回事兒。
如此便宜行事地抹滅過去錯誤的做法也常見於社會上,醫學院不會教古希臘時代的體液理論,天文學教授不會要求學生計算五十五個同心圓的轉速,過去亞里斯多得認為宇宙由此組成;這種教學方法切合實際且富效率,不過卻也造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假設,認定現有的信念就是真理,強化了普羅大眾認定自己正確無誤的感受。
有錯誤盲點、錯誤健忘症、錯誤類別缺乏症,大家還很常翻臉不認舊時錯,怪不得我們很難接受錯誤是人類的一部分,因為我們不想經歷也不願記住錯誤,沒把錯誤看成自己的一部分,錯誤總像是由局外闖入,是與我們不相干的身外之物,偏偏事實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說到底錯誤終究是我們自己的事。
不過找出了這個惹事生非的腦內戲法後,我們應該感到安慰,畢竟人類心靈的神奇之處在於,我們的腦子不只能夠反映當下的真實世界,還能夠看到這個世界的另一面:過去的記憶,憧憬或擔憂的未來,想像中的他處或他人,「看見世界的不實之處」差不多就等同於犯錯,但同時卻也是想像力的精髓所在,充滿新發明和希望,由此可見,錯誤有時候能孕育出甜美的果實,而不總是我們聯想到的失敗和屈辱。錯誤確實代表了疏離的時刻,我們彷彿不認識自己了,也跟之前深信不疑的世界產生隔閡,但這又何妨呢?「疏離」表示一切都變得陌生,能夠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一切─包括我們自己─未嘗不是一個新契機。
要想藉由錯誤用全新的眼光看事情,首先我們就得用不同的態度看待錯誤,這就是本書的宗旨:培養對錯誤的親密感受,增加討論錯誤的用語,拓展檢討錯誤的興趣,同時對常受到冷落忽略的犯錯經驗多加著墨。我這麼做的原因很實際,犯錯很可能會釀成大禍,損耗我們的時間與金錢,打擊我們的自信心,破壞他人對我們的信心與尊重;犯錯很可能讓我們得送急診,淪落狗屋,甚至得一輩子接受心理治療;犯錯既傷人又侮辱人,事態嚴重的話更會波及他人,簡言之,能避免就該盡量避免,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得弄清楚我們為什麼會犯錯。
接下來要說的事
話說至此,各位應該已經很清楚了,本書並非針對慣性錯誤所寫的勵志指南─《不出錯的人生》或是《三十天內變身正確達人》;相反地,本書比較像是為錯誤的存在辯護,而不是要指著錯誤的鼻子罵,我很重視奧古斯丁曾說過的一句話,錯誤是人類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書中也會深入分析背後的道理。
第一部份會追溯歷史上人類對錯誤的看法,以及兩種對立模式的誕生,這些模式也反映了人類對自己、對宇宙的看法;第二部份探討人類出錯的種種原因,從感覺、高階認知過程,到社會習俗等;第三部份先談人類為何會犯錯,再講到人類犯錯時的感受,同時也會勾勒出犯錯的情感曲線,從發現自己誤入歧途開始,到世界觀、人際關係都因此而改變為止,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的改變。
討論完錯誤起源和犯錯經驗之後,本書最後一部分談的是如何避免錯誤帶來的傷害,以及犯錯時意想不到的樂趣,在此我探討了接納只要是人都不免出錯這一項事實的優點,不但能降低犯錯的可能性,也能幫助我們思考靈活,待人處事更加圓融,進而建立更自由公平的社會,在最後一章中,我鼓勵大家把錯誤看作一份大禮─蘊藏無可取代的豐富資源,包含幽默、藝術、啟發、個性、變革,本書用正確的樂趣開場,不過會以更複雜、更有趣也更具啟示意義的犯錯的樂趣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