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在努力尋找意義前,不如先好好活著──主持人/作家.曾寶儀
可能因為跟春花媽是朋友,可能因為我看過他的上一本植物書《跟一棵樹聊天,聽他的人生哲學》,可能因為我上過他的植物溝通課,心靜得下來的時候,我也會嘗試跟植物聊聊天。只是我沒有他功力這麼強大,植物給我的回應常常很簡短,依照人類與主持人的慣性,我總是覺得自己好像沒問對問題或是打攪到他們,常常沒聊幾句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春花媽不但能聊天,還能講神話故事給植物聽(看到植物們聽到神話的反應我有時會覺得真是夠了,人類真的很愛詮釋他者的人生,連不是同類都不放過)。
很羨慕。
我覺得他比我多了好多有趣的朋友,而且這些朋友都是大師,說出來的話常常直指核心。又像是哲學家,提出一些問題讓我們思考,我們是否已經困在自己的慣性太久,而忘了自己原來的樣子。
不管是柳蘭說:「忘了自己、忘了要活的,就看著我們,就會想起日子該怎麼過,知道自己該怎麼過,生活就不難,因為本來就不難,難的只是你分心去想別的事情,還以為那是對的事情。唯一對的事情就是讓自己好好地長大,順利地發揮,不然我為何是我自己……一定是有原因的啊,不分心就不會忘記,不會忘記就不會痛苦,專注成為自己,沒有受苦的空間。」或是黑莓說的:「每一個我都在為自己的存在而勤奮地付出,因為發生在我身上的,必然會回到我身上,成就我。」都覺得給當下尚在煩惱瑣碎,汲汲營營的我當頭棒喝。
這當中,被人類發現可以排毒,也被稱為「聖母瑪莉亞的乳汁」的乳薊的分享讓我不禁思考起來。「我也不能就專注受傷,我要先告訴自己,穩住傷口繼續生長,接受受傷的事實。不想死,當自己接受變化才是日常,不是一味地當自己就夠了。」「因為你們說的算,並不影響我的價值跟意義,我還是自己面對太陽水風,我身體受傷也是我療癒自己,不是靠你們,也不是聽你們的。」嗯,原來有療癒能力的植物,個性這麼地堅韌強壯。或許也就是他深諳療癒的意義,以至於也有療癒他人的能力吧!
人類不是常常說要愛自己做自己,這些植物大師可是扎扎實實地活出來給你看呢!
這本書像一份禮物,植物透過春花媽送給你的禮物。讓你明白,在你努力尋找大家口口聲聲說的「意義」前,不如就先好好當個人,好好活著。
或許,這就是全部的意義了!
【推薦序2】
藉由溝通師,訴說出樹木不為人知的祕密──日本樹木醫.詹鳳春
大地孕育了所有的植物、動物;世間萬物都具備生命力,透過大地孕育的力量,展現了萬物之靈。在《那些植物教我,關於活著的事》這本書中,以易懂的描述呈現了植物的思維,探討了植物生存所面臨的考驗,更感受植物知性的一面,引發深刻的思考。
樹木.植物是人類最長久的夥伴,然而,我們對始終保持沉默的樹木並不了解。作者將樹木傳達的情緒及思考,轉化為擬人化的口吻,訴說著樹木不為人知的祕密世界。在我們看來,樹木只是環繞在生活環境中的一個有機體,卻未曾想過他們為了生存,以超乎人類想像中的智慧演化出一套生存模式。實際上,看似不動的綠色巨人,面對時刻的氣溫.氣候變化,甚至外來的藤蔓及寄生、蟲類及動物的侵襲等,在在反映出樹木的韌性與生命力。
樹木所具有的個性,是不斷在環境壓力適應中,展現具有的特質。每一種樹木都有獨特的「個性」,如楊樹自古以來為亞洲熟悉的的樹種,種植於宮城內河堤邊,喜潮濕,根系強韌;即使大水衝擊傾倒也能再次發芽,可感受其生命力之強大。作者在描述楊樹的特質中,提到根系的伸展,不斷抓地以宣張土地之主權,同時爭取日照,像是傳達出一種生存的智慧與決心。就樹木生理學而言,楊樹是樹木群中典型的「陽樹」,為追逐著日照,透過葉形的細長,自四面八方、各個角度毫不遺漏般地擷取陽光,同時下垂的枝條更是不放過日出與日落的光束。可以說是竭盡所能,看似無比柔和,實際上生存韌性到無法複製。樹木,像是沉靜無聲息地佇立著,實則不停息地進行環境適應以求生存。
藉由《那些植物教我,關於活著的事》這本書的描述,那麼,你又會想對這些樹木說些什麼呢?或許想貼近大樹幹訴說著悄悄話,又或者想走近樹木,感受樹木的生存意志。透過這本書,讓我們對樹木的認知有所不同,感受美妙的樹木世界。
【作者序】
植物給予人超越時間的陪伴
你有印象自己何時開始需要森林、需要植物的嗎?
我記得第一次在森林裡大哭的時候,是爸爸帶著全家爬山,然後他鑽入一個小山坳裡,黏著父親的我當然想過去,一直要吵著爸爸抱我下去。
我爸一邊向我伸手、一邊突然翻轉我臉旁的大片樹葉,跟我臉一樣大有點絨毛的樹葉,結果葉背是滿滿的彩色毛毛蟲,突然其來的畫面讓我當場大哭了出來,連連退後,我記得那時候開始,我開始有點抗拒森林。
後來隔了很久,生活多數的時候我都是自己一個人,經過公園或是走步道時,雖然看見小草會停留、看見大樹會欣賞一下葉子,但就是植物是植物、我是我的感覺。直到有天,我看著山,突然就好想回去,就是一個我想回去的念頭,我開始可以在山裡面走很久,有時候順著山徑,有時候就是走入草叢中探險,森林對我來說好像都沒變,依舊有很多的昆蟲、也有很多動物跟植物,我好像比較可以看見自己在森林的樣子,而森林依舊是綠得讓我放下自己,回到植物裡真好。
第二本植物書隔了一大段日子才跟大家見面,其實在這期間,我還是常常跟植物們聊天,在一次次的聊天中,我益發覺得自己身為人的矛盾或是愚笨⋯⋯
我其實滿常覺得自己是無知的,不管是面對人、動物或是植物,那一份無知很多時候來自於「我理所當然覺得,對方是怎樣的存在!」我用自己主觀的理解去詮釋對方,並且也不見得給對方解釋的機會,任意決定距離或是評價;這件事情在面對動植物、特別是植物的時候,都更容易被深深打臉。但是他們不打我,只是對我理所當然用自己經驗界的方式去提問他們,他們多數都是感到不可思議或者覺得有趣,因為那一份不覺得被冒犯的寬容,我們常常得以拉近對談的距離,而不是停留在一個無法理解對方的位置裡,為此,我深深感謝自己可以與動植物溝通。
跟植物們聊天的感受很不一樣;一株植物也有會自己不同部位的理解與感受,所以同一陣風、同一段水,他們也會用自己的方式接受,然後允許自己有不同的接收方式,他們尊重自己的身體與感受,與同樣擁有很多細胞與感覺的我截然不同,我常常在問他們:「為什麼可以活得這麼有滋味?」
關於他們的答案,這本書有一些解答,也有一些陪伴,希望你可以給我們機會,讓他們的綠意也蔓延到你心裡自在的居所。
另外這本書的設計有點特別,我選擇了「廿四種藥輪」的植物來陪伴大家。
藥輪是源自於北美洲的時間系統,也是一種曆法,在他們的分類之中,每一個位置都有其所代表的動物、植物與礦物;我自己鑽研這套體系很久,也跟這些植物們反覆溝通與討論很多事情,然後~也開始對他們講故事,我們談了很多他們現在的狀況,也談到人是怎麼跟植物建立關係的,越談越覺得有意思,也越覺得植物每一寸的陪伴,在經歷時間的洪流依舊是深深扎根在人的生命裡。為此,我想要再站出來一次,從植物走向人,為你們講講,植物們說了些什麼、又如何看待人類的生活:)
願你們也跟我一起感受舒坦的自在,一如在大樹下、一如在土地上、一如愛。
最後謝謝編輯怪力貓,不論我如何地脫稿演出,他都可以不厭其煩地等我歸隊,一個編輯到底有要怎樣的心,才可以強大地面對我們這些溢出的作者呢?他們看到怎樣的風景,才會想要將這片光景留在書架上呢?真有趣~
然後,我要特別謝謝寶儀跟鳳春老師的推薦文!
寶儀對於我寫第二本書真的是最TM直接的助(壓)力,他常問我書咧、書咧,我都想回他說在土裡啊!終於,我在遙遠的東加群島,在大翅鯨的陪伴下,在每一個太陽還沒升起的日子裡,我完成一篇篇的綠綠文,也在每天落日時分看著跟臺灣不太一樣的植物型態時,感受不同風土給的養分,也一邊想著這個跟我截然不同的女人,跟我在同一塊土地上滋養出來完全不同的姿態,真的很趣味。
鳳春老師的推薦文,我真的是哭出來!我超~~~~~喜歡老師的啦!被喜歡的人推薦自己,我感覺好像自己好像是告白成功(?)不是啦!我感覺自己被認同又被理解了,那一份我從植物身上得到的情感或是身體回饋,我覺得鳳春老師一定很有感受的,雖然我們做著不同的事情,但是我們都希望人可以明白植物在我們身邊,是我們不可忽略的夥伴,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智者,更是溫柔陪伴我們的存在。
深深被植物愛著,是他們給我的感受,希望這份感動也傳遞給你們。植物其實比我們想像得更親近,願你也能看見那片環繞在身邊的綠。
願綠順流圍繞你我,幸福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