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最小阻力之路(摘錄)
一旦你創造出一個新的結構,你的生命就會興起一股全面性的動力,就像河水的水力一樣,幫你達成你真正想要的成就。直接通往那些成就的道路,就是最小阻力之路……。
路是怎樣形成的
波士頓是我的故鄉,去過的朋友常問我:「當年他們是怎樣規劃道路的?」波士頓看來似乎沒有都市規劃可言。城裡的道路都是用既有牛徑拓建而成的。
但是,這些牛徑又是怎麼來的呢?
在地面上移動的牛隻總是挑最容易的路走。當牛看見前方有一座山丘,牠不會對自己說:「啊哈!一座山丘!我一定要硬闖過去。」而是會一步步慢慢走,挑最容易行走的地方,也許還會避開岩石,走最不陡的路段。換言之,山路的結構會決定牠的行為。
每當牛隻通過同樣的區域,路就會變得比上一隻牛經過時更容易走,因為一條牛徑已經慢慢成形了。
因此,山路的結構造成了牛隻在移動時的固定行為模式。結果,波士頓的城市樣貌居然是十七世紀的牛隻走出來的。
順勢而行
一旦某個結構形成了,能量就會沿著這個結構的最小阻力之路往下傳遞。換言之,能量會沿著最容易的路線前進。
此一道理不只適用於牛隻,也適用於整個自然界。河水悠悠,流動時何嘗遭遇什麼阻力?當風吹過曼哈頓的水泥叢林時,也會經過最小阻力的路徑。還有各種電流,不管是在燈泡這種簡單設備,或者是在最複雜的電腦裡,走的也是最沒有阻力的路徑。
如果你看過慢動作攝影術拍出來的人行道影片,就會發現行人在忙碌街道上走動時的模式──他們會避免擋住彼此的路。有時候,行人最省力的路徑是一直往前走,有時候是靠左或靠右,有時候是走快一點,有時候則是放慢速度,或者稍待片刻。
無論如今你走到了怎樣的人生境界裡,當初一定是沿著最小阻力之路走出來的。
生命的三大洞見
這本書建立在三大洞見的基礎上。首先是:你的生命就像一條河。你所走的人生道路,都是最小阻力的。重點是我們都一樣──不管是人類,或者自然界的所有事物。
也許你想改變某些生活領域裡的流動方向,例如飲食習慣、工作習慣、與人交往的模式、對待自己的方式,還有你對於生活的態度。雖然你可以在短時間內成功改變習慣,但你會發現自己最後還是回到了原來的行為模式或態度。這是因為你的人生已經被決定了,而挑選最小阻力之路是你必須遵循的自然法則。
另一個洞見也十分重要:最小阻力之路是由你生活中的潛藏結構決定的。就像波士頓周遭的地形決定了牛隻的最小阻力之路,河床決定了河流的路徑,你的生活結構也決定了你的最小阻力之路。不管你是否有意識到,這種結構都是存在的。不管是否有河水經過,河流的結構都是一樣。
也許你幾乎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生活裡有結構存在,也不知道它們深具影響力,理所當然地決定了你的生活方式。
許多人每天以一樣的方式過活,卻又常常感到無力與挫折。他們企圖做出重大改變,改變自己的情感生活、職涯、家庭關係、健康或是生活品質,到頭來卻在不久後發現,他們又回到了老地方。他們又開始遵循那些根深蒂固的舊有模式。
也許他們會發現自己的生活中有些表面上的改變,但不知為何,似乎沒有實際上的改變。他們知道人生不只是他們所體驗的那樣,但卻不知道如何創造那種人生。
如果河床始終沒有改變,河水就會持續沿著它的路線流動,因為那是最自然的行進路線。如果你生活中的潛藏結構不變,你很有可能只能遵循人生的既有方向前進。
第三個洞見如下:人生的根本潛藏結構是可以被你改變的。就像工程師可以藉由改變河道地形來改變河流的路線,讓河水按他們的意願流動,因此只要改變你的基本生活結構,你也可以創造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此外,一旦你創造出一個新的結構,你的生命就會興起一股全面性的動力,就像河水的水力一樣,幫你達成你真正想要的成就。直接通往那些成就的道路,就是最小阻力之路。
事實上,如果生活的潛在結構能有適當改變,最小阻力之路唯一能夠帶著你抵達的地方,就只有你真正想要達成的目標。
這三個洞見所衍生出的指導性原則是:你可以學會如何找出決定人生的潛藏結構並改變它們,如此一來你就能創造出自己真的想要創造的東西。
(本章未完)
第三章 創造與問題無關(摘錄)
「解決問題」與「創造」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解決問題是採取行動,排除某種狀況──也就是排除問題。創造則是採取行動,讓某種事物出現──也就是你創造出來的東西。我們大多是在一個解決問題的傳統中被扶養長大的,鮮少有機會接觸到創造歷程。
基於此一理由,許多人都把兩者給搞混了。某些專家大談所謂「問題的創造性解決方案」,其實一點都無助於我們的理解。他們把創造歷程與解決問題混為一談,但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問題解決者提出精巧的計畫來定義問題,衍生出各種解決方案,將其中最佳者予以實現。如果這個歷程是成功的,他們也許就能解決問題。接下來的狀態就是問題不見了。但他們還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創造的成果。
在我們的社會中,問題意識已經變成一種生活方式了。聽聽看選舉時候選人怎麼說?滿口問題──赤字問題、國際競爭問題、酸雨問題、貧窮問題、經濟問題、國防問題、國防預算問題、健保問題、遊民問題、失業問題、犯罪問題、吸毒問題、貪污問題、共產主義問題、教育失當問題、恐怖主義問題、政府失能問題、環境危機問題、福利問題、愛滋病問題、核戰問題、核廢料問題、核能問題、非法移民問題、汙染問題、交通問題、監獄問題、老人照護問題、賦稅問題、航空安全問題、高速公路安全問題、不公平交易問題、消費詐騙問題、工業問題⋯⋯問題一籮筐。
總統候選人投入初選後,就會開始談論地方問題。在愛荷華州,他們大談農場問題。到了密西根州之後,好像突然忘了農場。轉而發表關於汽車產業失業率問題的看法。等到他們抵達南方時,又換成了太陽帶(Sun Belt)的經濟問題。到了東北地區,我們聽到的則是能源問題。前往加州之後,主打的又變成環境、毒品與愛滋病等問題。
他們似乎都假設,能夠把問題講得最清楚的,就是人民應該投票的對象。如果候選人真能把問題說清楚,就意味著他們真能看清問題起因嗎?如果他們用激動的語氣談起了人民受苦受難的悲劇,就意味著他們真能為那些人略盡棉薄之力嗎?就算他們真能幫助,人民獲得的又是什麼?問題的舒緩。他們能夠預測出即將出現的其他問題嗎?他們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嗎?過去他們曾經表現出效能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我們還是有一堆問題?為什麼我們聽到候選人談論了那麼多問題,卻很少聽見他們想要打造出什麼樣的社會?
歷史上最偉大的領袖與政治家都不是問題解決者。他們是開創者,他們是創造者。即便在遭逢衝突的時代,例如戰爭或者經濟大蕭條,他們都為了打造出自己理想的社會而採取行動。邱吉爾與小羅斯福就是兩個形象鮮明的開創者政治家。他們不只試著解選民之苦,甚至還有時間按照他們的願景,把自己的時代打造成通往未來的基礎。
解決「問題」並無法帶來成就
有些人因為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創造什麼,常常認為問題與人生相關,問題裡有很多重要內容。但是,經過仔細檢視後,我們會發現問題常常是不重要的。解決問題雖然是一種生活方式,但卻無法帶來太多成就。
對這個主題進行多年的研究後,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提出了以下的敏銳觀察結果:
人生中所有最嚴重而且最重要的問題,基本上都是無解的。…問題無法被解決,只會被更大的問題掩蓋掉。進一步仔細斟酌後,我們可以看出這種「更大的問題」將會把注意力提升到另一個層次。病人的興趣提高,關注範圍變大,而且視野變寬,無解的問題也就失去了急迫性。並非問題本身獲得了合理的解決,而是因為一種更新更強烈的生活焦點出現,問題只是相形失色了。
為了解決問題而付出的心力,幾乎可以說完全無用。解決問題並無持續性的價值,因為它等於還是為了發生的狀況尋找「適當的」順應之道──就此而論,這裡出現的狀況就是問題本身。
從務實的觀點看來,大部分採取問題解決這個策略的人到最後都放棄了。我有個朋友跟我說,他的公司為了解決問題而投入了大筆經費。
我問他:「結果你的公司使用了多少個問題解決式的技巧?」
「一個也沒有,」他回答。「我們花了許多時間想出未曾使用的構想。一開始,大家因為作法有所改變而感到興奮。但接下來卻沒有實效。如果那些技巧終究是有用的,我們就會使用。但實際上我們只是想出一堆有趣但是無用,而且沒有人真正關心的東西。如我預料的,結果是不切實際,而且有時候顯得有點愚蠢。」
「創造」與「解決問題」的清楚分別
在藝術的傳統裡,大家都知道創造不同於解決問題。這個區別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大多數人對於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都有濃厚的興趣。解決問題並無法讓他們獲得自己想要的,而且卻常常讓他們不想要的東西永遠留存下來。
若想徹底了解兩者之間的不同,我們可以把衣索比亞飢荒危機的解決之道拿來跟第三世界的另一個開發計畫相提並論。這個計畫是非洲食物與和平基金會(African Food and Peace Foundation)在烏干達持續進行的工作。
基金會的幾位發起人邀請我加入計畫,充滿熱忱的他們都認為,「創造歷程」這個理念能夠為世界發展奠立堅固基礎。這個計畫並不依靠外國人員與資源的介入來緩解問題並進行開發,而是以訓練為基礎:訓練烏干達鄉間的村民們如何創造出他們想要的生活。
過去烏干達曾有許多人民遭受壓迫,其歷史是由部族與宗教偏見、飢荒、內戰、水媒傳染病 、經濟衰敗、剝削與天然疾病交織而成的。如果想要初次實施這一類計畫,在開發過程中讓人民學習創造歷程,烏干達是個好地方嗎?還有哪個地方比它更具代表性,更能呈現出在第三世界肆虐的普遍問題?
一九八〇年代初期,韓恩.維爾特坎普與妻子西爾瓦娜(Han and Silvana Veltkamp)找上我參與該計畫時,我非常認同他們的理念。這是第一次有人不用解決問題的角度去看待開發工作,他們懷抱的是一種帶有願景的新動機。維爾特坎普都是負責開發計畫的聯合國員工,先前已經在類似的救濟與開發計畫中虛擲了數以百萬美元計的經費,但卻無法大幅改善各國廣大人民的生活。在開發工作中累積了大量經驗後,他們的願景是進行一項主要由當地人民自己推行的計畫,強調透過訓練達成自給自足,並且證明真正的開發方式可以在非工業國發揮影響力。
DMA 公司設計了一種特別計畫,以創造歷程為計畫的元素之一,其內容融合了生產食糧、發展農業、促進健康、提供乾淨飲用水與教育等工作。計畫的優勢之一是讓烏干達的領袖們可以到聯合國去受訓,成為「創意科技」課程的講師。接著,這些青年男女回國後便遷居進行計畫的各個村莊。短短幾年間,造成了許多原本被村民視為不可能的改變。
儘管烏干達的政治局勢仍有起伏震盪,部族戰爭持續進行著,民生凋敝,還有其他急切問題浮現,進行計畫的那些村莊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樣貌。即便在情勢不利時,村民還是越來越能創造出他們想要的生活。
在進行計畫的六個村莊裡,原本衰敗的經濟繁榮了。這是個地方性的現象,完全不受該國經濟影響。之所以有這種改變,是因為村民已有能力創造出自己想要的村莊。
計畫進行過程中曾發生過許多動人的故事。數以千計村民的生計改善了。與過去那些救濟與開發機構投入的龐大經費相較,此一計畫的支出只是九牛一毛。
烏干達鄉村發展與訓練計畫(Rural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Program)的執行長恩瓦里穆.穆舍舍二世(Mwalimu Musheshe Jr.)後來以下面這段文字描述該計畫:
一九八一年,烏干達的情況看來是險峻的。經濟因為阿敏將軍(Idi Amin)的不當統治而被搞垮,基礎建設遭到摧毀,更糟的是,烏干達人民因而道德淪喪。政局與民情陷入混亂,數以百萬計的烏干達人民都過著苦日子。人民只能獲得最低限度的社會服務,而且在一九七九年的「解放戰爭」後,曾親眼目睹滿地瘡痍的人都說,國家需要龐大外援與救濟才能恢復元氣。
人民已經失去了希望,引領企盼國際社會介入。這在當時是大新聞。非洲食物與和平基金會和烏干達鄉村發展與訓練計畫(正式名稱是「烏干達計畫」)就此問世。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烏干達西部某座村莊召開了第一次村民討論會,顯然大家都急於談論自己的種種問題,表達村莊的許多需求。最常聽到的一些話是:「我們這個沒有,那個也沒有!」、「疾病、害蟲與熱病快要害死我們了!」村民要求計畫的人員幫忙消滅人畜疾病,驅逐那些欺騙他們的無恥生意人,獵殺專吃農作物的野生動物。他們說,因為沒有藥吃,醫院又遠,巴士或計程車車資又太高,許多孩子都因為得了麻疹、痢疾、結核病與其他傳染病而垂死。有些人抱怨政權有多專制,其他人則是說他們的農產品售價太低。所有人都說得出自己有多麼無助,希望求取眾多問題的解決之道。
在鄉間推行烏干達計畫的假設之一,就是烏干達人民與其他地方村莊。
計畫團隊為村民舉辨一場場訓練討論會。意義非凡而且很獨特的做法之一,就是讓村民自由參加,並且任由每個人充分表達己見。幾次討論會過後,村民都認清了現狀(這被他們稱為「卡洪蓋村(Kahunge)的現狀」)。然後,他們開始反省,構思自己要的生活方式與住家、家庭和村莊的樣貌(這被他們稱為「夢想或願景」)。
接著他們分組合作,努力創造出大家想要的一切。把主要的焦點擺在大家想要的東西上面,而非他們不想要的。
所有人聚焦在他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還有達成目標所需的行動步驟上。例如:大家想要有乾淨的用水,就聚在一起,找出水源,加以保護,在一個過去八年內只建立了兩個水源地的區域裡一口氣新增十二個乾淨的水源。這是村民的成就,造福了數千人。
整個村子都跳出了解決問題的既有侷限,開始創造他們想要的願景,例如有足夠的食物、孩童身體健康、環境乾淨等等,此時當地的領導人物也跟著挺身而出。
尼亞卡哈瑪村(Nyakahama)的年輕人在村裡蓋了一間學校,開了一條路;瑞文庫巴村(Rwenkuba)的婦女不讓鬚眉,清理了一片濃密的灌木叢,挖了一個可以養魚的魚池,一方面大家可以吃得比較好,也增加了家庭收入。
比格迪村(Bigldi)有個叫做阿莫斯.圖瑞亞希凱尤(Amos Turyahikayo)的村民根據自己的觀察來比較我們的計畫和先前由外力強制推動的計畫,他說:「如今我們都看得非常清楚了,因為這是自己進行的開發計畫,我們都樂在其中,喜歡手頭的工作。」
卡洪蓋村的費斯.廷達曼尼爾(Faith Tindamanyile)說:「我們學到了關於農業、健康與營養的新知。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應該生活在一起,排除彼此異見。」
當地的官員保羅.尼亞凱魯(Paul Nyakairu)說:「這個計畫讓我們認識了自己。我們有責任認真看待自己。」
這些例子足以印證,當人們看清自己,並且掌握自己的命運時,往往能夠在開發工作上有一番作為。反觀過去以解決問題的方式介入,則是會讓人們跟以往一樣無助,造成依賴心態,人們聚在一起對抗共同敵人只能說是一種「權宜之計」。此時,動能是由情緒衍生出來的。人們常常是因為受到脅迫才參加計畫,與人一起加入,或者屈從於命令。一旦計畫的活動結束後,就會坐等下一個危機爆發。在這段時間裡,一切都沒有改變。
此一計畫的成就是證明了人們可以齊心合作,共同生活與創造,不是聽命於誰,而是為了實現未來願景貢獻一份心力。當人們完成一間房舍、一條道路、一口水井或者一座新菜園時,他們會興奮地接著進行下一個計畫。今昔的對照是極其戲劇性的。
不管問題是什麼,大致而言,任誰都無法徹底解決它。如果不知道該怎樣創造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你總是會面臨接踵而至的新問題。只有創造,你才不會遇到問題。
(本章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