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年度的經營規劃會議該怎麼開?
最近我在面對一些企業高層主管時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教練,在這個多變化不確定的時候,我們下一年度的經營會議怎麼開?談什麼?怎麼談?
「現在一切都失了準頭,這種經營會議好像談也是白談,以前的一句玩笑話今天特別有感覺,『計劃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老闆一句話』,只是今天的老闆的一句話不再管用了,老闆也必須回歸到『變化』的大浪潮裡;以前的年度會議好似大拜拜,審視外在環境的趨勢,再買個產業專業市場調查公司的報告,看他們怎麼說,那英明的領導人就可以拍板,設定具有個人和企業特色的目標了,加碼大的是好公司,加碼三級跳的是優秀公司,這個規律八九不離十。
「我們過去幾十年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可是現在的感覺好像不太一樣,直覺告訴我們,這次如果以過去的做法會有大災難……。」
當前全球許多企業不斷在調降財測;談競爭的管理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的「那五個力」好像不再是最重要,那什麼才關鍵重要呢?大家一時也說不上來;一切都在變化,大大的變化,它不是颱風,而是大海嘯。
一位科技界大老闆以前曾告訴我說「我只和業界的前五大品牌做生意!」他意氣風發,前些日子,我再問他「誰是業界的前五大?」,他也答不上來。大樹紛紛倒下,企業經營者以前要專注的幾個大課題:PSPD(Predictability∕可預測性,Sustainability∕可持續性,Profitability∕獲利能力,De-risking∕風險管控),現在都好似遙不可及;2011年7月台灣《商業周刊》有一期的封面標題寫著:「100分的輸家:手機巨人諾基亞為何倒下?」;接著在8月18日,PC產業龍頭惠普(HP) 宣布可能分割或是出售其PC事業的決定(雖然最後還是決定留下來);再接著是宏□公司的第三次轉型,曾帶引宏□衝到全球PC市占率第二名寶座的CEO蘭奇(Gianfranco Lanci)突然下台,施振榮先生和他的團隊開始第三次的轉型,不再追求量的增長,而是要追求裡子的健康,要有利潤企業才能持續發展。
一年前,台灣有一家說出「一年內進入筆記本電腦前十大」的老總,在一年後他公司非但沒有達成目標,而且業績大大的衰退,但是我看到他的笑容,他告訴我說「我們不再追求出貨量,不再追求第十名,我們追求的是利潤,雖然我們業績下降,但是利潤反而增加,我們是守住了;再下來的挑戰是如何走出來,如何開創!」,這是今天台灣企業共同面對的困境,減量可以存活,但是不能幫助企業成功;我們好似走入一條長長的隧道,看不到盡頭也看不到亮光,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正面對許多以前沒有經歷過的事
在今日的經營環境面對的問題是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也沒有專家能幫助我們來解答;舉一個例子來說,手機界的IP(智慧財產權或專利)戰爭,大家告來告去,為什麼?那為什麼沒有人告諾基亞?以前的申請IP專利是為創新保護,現今IP在美國的申請量是五年前的兩倍(USPTO,2010年資料),是創新的量多了?還是門檻低了?把關的人手夠嗎?夠專業嗎?企業用這些專利做什麼用?
我們來看看2011年的幾個大科技界IP併購案。2011年7月,以蘋果和微軟為主的團隊氣走Google,以45億美金成功買下北電(Nortel)的6千個通信專利,逼得Google砸下重金以美金125億在同年的 8月15日併購「摩托羅拉移動通訊」取得它的1萬7千項通訊技術專利,才讓它的「Android作業系統平台」和它的無線通訊企圖心才得以存活。
Google在這個領域是個新手,手上沒有太多的專利可以交換,這和我們企業的情境非常的類似,但我們手上又有多少的牌呢?可以預知的是「數位影像技術、無線網絡和通訊技術,企業電子郵件的界面技術」這類應用會當紅,但如垂死天鵝柯達(Kodak)公司竟因擁有1萬1千個數位影像技術專利,這些專利價值遠超過其公司市場價值而暴漲到30億美元,也是許多人沒有想過的事;我們正經歷著以前沒有經歷過的事,面對新的市場遊戲規則,我們如何面對競爭呢?
啟動接班
《天下雜誌》在2012年初公佈了「台灣30大集團接班」報告,結果顯示,台灣30大集團有超過六成接班狀態不明。台灣企業正面臨共通的交棒危機,真正的接班,除了專業經理人的培育外,所有權分配、控制權掌握,以及經營權安排等,都是關鍵。在本書上市前的3月初,台積電宣布新一輪「啟動接班」的交棒計劃,在該公司張忠謀董事長「老驥回巢」三年多後,再度面對這個艱難但也是不能迴避的課題,他提出一個以前沒有人試過的「三人共治」交棒計劃,將這三個人「綁在一起」而成為「三位一體」的經營團隊。
交棒是企業現階段不可迴避的課題,如何在創業者的「強勢領導」後轉化為「群智領導」,如何掀起一股企業內的「文化大革命」,建立新的企業傳承文化,建立「有廣度深度和高度的板凳團隊」,對於每一個企業都是一個大挑戰和大機會。
台灣不能再等
對於台灣產業,我們正面對一個關鍵時刻,現在台灣有許多100分的企業,但也面對一個共同現象:看不清楚未來的出路,這裡頭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因為遊戲規則變了,以前的老二哲學和烏龜哲學可能不再有效。
施振榮先生在宣布第三次變革時說:「我們過去用的成功方程式不再有效」;今天台灣各產業面對的情境也是如此,我們共同面對產業外移,中國的競合關係,產業升級的急迫性,過去政府扶植的重要產業的光環不再,石化業環保意識的抬頭,傳統產業人才不濟,國際化人才的缺乏……等,我們也面對一個由「效率導向」的工業化社會必須快速的轉型到「個人專業導向」的服務型社會;更面對第一代創業者漸漸老化,接班已成當務之急的時代;我們大膽的希望經由和國內外企業領導人及行業專家的對談,理出脈絡,找出根源,試著為台灣企業明天的出路釐清一些可能的思路和選擇,而不是增加困惑。
寫這本書的初衷是發現台灣產業的明天:我們可能的方向和選擇機會是什麼?為什麼?憑什麼?該做什麼?關鍵的成功要素是什麼?有參考的案例嗎?利用教練(Coaching)的手法,我們不提供答案,經由案例和採訪的經驗累積,試著營造一個討論和思考的空間,讓每一家企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在這個時代裡不再有專家,昨日的最佳範例不再適用。
在這本書裡,我們不提供解決方案,我們嘗試的是幫助你和企業組織找到自己的答案,每一個人或團隊都能成為自己的教練,知道「我是誰?我要到哪裡去?該做什麼?不做什麼?哪件事重要,哪些事關鍵?」這種自我的學習力和應變力才是未來的王道。
為什麼選這三個主題?
經過我們的討論和深思熟慮,我們最初總結出五個主題:
企業轉型,企業接班人和制度,企業內人才培育,面對國際化和多元文化下的經營能力,以及面對Y世代人才的管理與領導。
因為這本書要面對企業中高層經營者,大家的時間都寶貴,我們再進一步做濃縮、更對準焦距,就只談「組織變革」,「人才長青」和「企業傳承」這三個關鍵課題,我們深信這就是台灣企業在這關鍵時刻的最關鍵課題,台灣企業不能再等了!
坊間談「企業變革」的著作汗牛充棟,但大都是談變革流程,是理智的思考和管理者的流程,實務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樣還不夠,特別是在今日的環境,它還必須考慮到員工個人的感受和承諾,我稱它為「員工的情感連結」(Empolyee emotional engagement),要給自己一個參與改變的理由,才會有動機和動力來參與;在本書第二章,我們就特別提出「個人變革的心路歷程」,這是新領導力,更是「心」領導力。
在第三章,我們很大膽的為台灣的企業變革提出一些關鍵問題,也提出一些發想和可能的選擇,特別著力在軟實力的思考,沒有標準答案,藉由這些發想,希望能拋磚引玉幫您的企業找到自己的答案。
本書〈第二部〉的人才發展部分,我們提出了「企業內導師制度」的建置是當務之急,在年中或是年終考績後,企業對這些優秀人才又做了些什麼呢?還是在跑流程嗎?「人才馬卡巴」是一個值得參考的發展模式。
最後是談傳承和接班,這是企業的敏感詞也是關鍵詞,我們給自己的一個嚴峻考驗,這也是台灣企業今日共同面對的困境,我們設法針對台灣企業的特色,將企業分成家族企業,合夥人企業和成熟企業,我們花了許多的時間來研究後建立幾個不同的模型,這還是首創,難免不成熟,野人獻曝,但是基於在台灣業界30幾年擔任高層主管的經驗,我們相信還能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做個參與者
本書要再次謝謝另一著者陳錦春博士的參與。這是我們合作的第二本著作(第一本書是《幫年輕人變優秀的7個好決定》);陳博士在「人才發展」和「企業接班和傳承」上的專業,讓我們在這幾個主題上有更高更專業和不同的輪廓。
好似台灣知名導演魏德聖的「十年鑄一劍」的豪情,我們不是想創造什麼,只是有種像似獵人在等待那「關鍵時刻」,預備來參與完成那陳放在心中已久的一件重要而且有意義的事。
台灣有許多的專業人才,但是沒有整合成為一個團隊,還各自跑單幫;「MIT人才」到底代表著什麼?如何在追隨OEM∕OBM的客戶品牌之後,才能建立自己的自信和市場價值,開始打造「MIT人才」的自有品牌?我們要學習「翻滾」,學習在第三章談及的「冷凍庫外的思考」(think outside the icebox),在台灣許傑出企業曾「打過那美好的一仗」之後,讓我們學習「暫停」的藝術,重新思考企業的未來。
在這個關鍵時刻,作為一個專業教練,我們選擇做個參與者,希望經由這一本書能給台灣的企業界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路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