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的創造力量(節錄)
大部分有關意識的初步發現在三十多年前就已取得。稍微近期的發現(來自全球各地的前衛量子物理實驗室)為上述三個問題提供了部分答案。它們顯示出,我們的世界是高度可塑的,允許持續不斷的細微影響。而更近期的研究者又證明了,生物體總是不斷在發送和接受測量得到的能量。意識的新理論模型將之描述為能夠踰越各式各樣物理邊界的實體。意念看來是一種類似於音叉的東西,可以引起宇宙其他物體的音叉以相同頻率共鳴。
根據心靈力量的最新研究,我們知道,意念的效果頗受發念力者本人的心緒狀態、發送地點和發送時間所影響。目前,念力已經被應用在許多領域,包括醫治疾病、改變物理過程,以及影響事件。它不是一種特殊天賦,而是學來的技巧,因此是可以教的。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許多方面已經不自覺地使用意念的力量了。
還有一批實驗顯示,如果許多人在同一時間發送同一個意念,意念的威力可以倍增。《念力的科學》分為三大部分。主體部分(一至十二章)試圖把既有的實驗證據綜合在融會貫通的理論裡,指出念力是如何運作、怎樣把它用於生活,以及什麼樣的條件可讓它產生最佳效果。
第二部分(第十三章)是一幅藍圖,教導讀者如何有效使用念力,以及自我「充電」的祕訣。這部分同時也是一種前衛科學的練習。我不是人類潛能專家,所以本書並不是一本自助手冊,而是一趟我自己以及各位自身的發現之旅。我們絕對確定這些技巧都曾在受控制的實驗室環境裡成功產生效果;但至於它們能不能在各位的生活裡起作用,我們則不敢保證。事實上,練習念力、利用念力,你就等於是在進行一趟持續不斷的個人實驗。
本書的最後部分包含一系列個人與群體實驗。第十四章勾勒出一連串各位可以在生活中進行的念力實驗。這些迷你實驗將可作為資料,以得出更大的結論。各位可以把結果貼到我們網站,與其他讀者分享。
除個人實驗外,我也設計了一系列大型群體實驗,供本書讀者參與(見第十五章)。在經驗豐富的科學團隊的協助下,「念力實驗網站」會定期舉行大型實驗,讓讀者測試自己的群體念力能否產生顯著效果。
各位需要做的只是讀這本書,消化它的內容,登入網站,然後根據本書後部指示的方式,放送意念。第一回合實驗將會由德國生物物理學國際研究所副所長波普主持,由亞歷桑納大學的心理學家史瓦慈、思維科學研究所的施利茨和雷丁共同協助主持。
網頁製作專家與我們的科學團隊協同設計了一份登入協議書,以便能夠知道參與者的特質,並加以分類,讓實驗獲得最大效果。每一次群體念力實驗都會選擇某一個或一群對象。我們從低等生物海藻開始(參考第十二章),再把難度增加,一次比一次選擇更複雜的生物作為實驗對象。
我們的計畫規模宏大,最後將會選擇一些社會疾病作為對象。其中一個人體目標是有傷口的病人。眾所周知,傷口的復原有固定時程和模式,任何偏離正常值的情況皆可被精確測量出來。就這個例子而言,我們想知道群體念力是否可讓傷口復原得比一般情形更快。
當然,各位不是一定要參加我們的實驗。如果各位不想參與,也可以看看別人的念力實驗結果,利用一部分資訊來把念力應用在生活中。
由於不鼓勵玩票式的參與,「念力實驗網站」需要複雜的通關密語始能進入實驗網頁。通關密語都是由本書提到過的字眼或觀念構成(幾個月會略為調整一次)。想要參與實驗,需要登入通關密語,而這表示,各位需要讀過本書和了解它。
我們的網站設有一個時鐘(根據美東時間與格林威治標準時間調定)。網站不時會發出通知,請各位在某一天的某一個時刻,用經過嚴格規定的字句,向某個對象發送念力。
一旦實驗完成,其資料將會由我們的科學團隊分析,再由中立的統計學家檢查,然後公布在網上和本書的後續版本。因此,該網站乃是各位手上拿著的這本書的續集。你只要定期上該網站,查看實驗的日期,就等於不斷參與本書的寫作。
已經有數百個實驗顯示群體意念可以產生顯著效果。不過,我們的實驗也許在一開始或者之後都無法獲得測量得到、可作為論證的效果。但不管結果如何,身為聲譽卓著的科學家和客觀的研究者,我們有責任報告所得到的數據。就像所有科學一樣,失敗也是有效益的,能幫助我們不斷修改實驗的設計以及它們所奠基的前提。
讀這書的時候,各位應該要記住,它是一部前衛科學的作品。而科學是一個無休止的自我糾正過程,許多當初被認定是事實的假設後來往往遭到丟棄。所以,本書許多(甚至大部分)結論日後必然會受到修正或補充。
透過讀這本書和參與它的實驗,各位將可為人類知識帶來建樹,甚至可能進一步改變世人對世界是如何運作的理解。事實上,群體念力說不定能逆轉潮流,為這個星球帶來修復和更新。個人的聲音是微弱而難以聽見的,但千萬個聲音匯流在一起,卻可以形成一首洶湧澎湃的交響樂。
我寫《念力的科學》的目的是展示意識的不凡性質與力量。說不定,它可以證明,想要改變世界,我們只需要同心合意就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