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創意、戲劇與管理的三角貼身關係
文/吳靜吉
《全球主義者》(The Globalist)是以「探索世界如何攜手前行」為其使命的線上雜誌。二○一九年六月,社長兼總編輯李察.菲利普斯(Richard Phillips)寫了一篇名為〈南希.裴洛西的哈姆雷特時刻〉(Nancy Pelosi\\\\\\\\\\\\\\\\\\\\\\\\\\\\\\\\\\\\\\\\\\\\\\\\\\\\\\\\\\\\\\\'s Hamlet Moment)的文章。這篇文章要講的是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正面臨一個進退兩難的決策,菲利普斯認為這個決策是「彈劾還是不彈劾(川普):正是問題所在」(To Impeach or not to impeach. That is the question.)。
To be, or not to be
這樣的句型或說法是起源自哈姆雷特在第三幕第一場開始時的獨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學者和導演通常都會依照自己的詮釋來說明「To be, or not to be」的意義。在中文翻譯方面也有十幾種版本,但大部分都會同意這是哈姆雷特對「生」「死」關頭的哲學性思考。
著作等身的心理學家賽猛吞(Dean Simonton)也發表幾篇論文,研究莎士比亞的生命故事和創意劇本等,他同時也研究歷史上的各種創意人,其中之一就是探討為什麼有些創意人,如莎士比亞較能廣獲名聲。原因之一是莎士比亞擁有許多被借用轉化的名言,例如「To be, or not to be」。
二○一六年英國在紀念莎士比亞逝世四○○週年時,BBC的一個節目找來曾經扮演哈姆雷特角色的演員們,一個個陸續上臺獨白這句名言,精彩無比。最後則由查爾斯王子壓軸獨白,「笑」果奇佳。他是貨真價實的王子,也一直面臨「To be, or not to be」的時刻。
以前在美國演講時,我偶爾也會選擇某些時機引用這句話幫我解圍,可見這句名言的普及性。
世界是一座舞臺
莎士比亞另一句名言「世界是一座舞臺」也同樣廣被引用。當然他的劇本也一再被不同國家和時代的導演重新詮釋與搬演,而且也列入教科書的選讀。的確,正如他的名言「世界是一座舞臺,所有男女都只是演員;各有其出場和入場;每個人皆扮演許多角色」。
我們從小就會玩家家酒,搬演戲劇,打開電視我們看到不只電視劇,連新聞都是戲劇。家裡每天也都在搬演戲劇,每個人都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學校、教會、廟堂、娛樂場所等任何一個地方都是舞臺。所有商場也是舞臺,政治人物幾乎時時刻刻都在「政治舞臺」上扮演角色,演出各種戲碼。
大學開設「莎士比亞與管理和領導」課程
莎士比亞幾乎是歐美產官學各界家喻戶曉的人物,各界人士每天都在扮演不同角色,各有其入場和出場的時機、對白和身段。對政治人物來說,選舉、議會問政、媒體訪問、參加各種儀式和活動,明顯的都在角色扮演和上下舞臺。
莎士比亞除了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劇本也富有文化底蘊。將大部分人有點熟但又不很熟的莎士比亞戲劇引進商學院的課程,不僅能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也不必大費周章就可以從欣賞或演出中意義建構。上課的老師通常會讓學習者認同劇中的角色及其內外在衝突,以及解決問題的歷程和結果等,來對應企業的情境和個人之感知認同。
大學開設有關莎士比亞與領導或管理的課程,包括麻省理工學院的「演好領導角色:莎士比亞與表現」(EnActing Leadership: Shakespeare and Performance)和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莎士比亞與管理」(Shakespeare and Management)等,其他許多課程沒有標註莎士比亞,但也都運用莎士比亞的劇本讓學生學習管理與領導,從《哈姆雷特》(Hamlet)、《李爾王》(King Lear)、《亨利五世》(Henry V)、《暴風雨》(The Tempest)、《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到《奧賽羅》(Othello)等。
戲劇技巧用以培養好的管理和領導人才
歐美大學將戲劇或劇場融入商學院領導與管理課程中不是只有莎士比亞,還有其他像是戲劇的技巧等,有些課程是有關如何做好領導人和溝通者,例如達特茅斯塔克商學院(Tuck School of Business at Dartmouth)的「展現臺風的溝通」(Communicating with presence)、史丹佛大學「有力量的表演」(Acting with power)、維吉尼亞大學也開授有「領導與劇場:倫理、創新與創造力」(Leadership and theatre: Ethics,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等。
這些課程要讓學生學習的能力和技巧包括:「呈現表達」(Presentation)、「提案」(Pitch)、「影響力」(Impact and influence)、「真誠不造作」(Be authentic)、「想像力」(Imaginative)、「肢體語言」(Body language)、「聲音掌控」(Vocal)、「學習正確呼吸改進溝通」(Learning to breathe properly can improve communication)、「說服力」(Persuasive)、「激勵啟發」(Inspirational)、「領導與判斷的藝術」(Leadership and the Art of Judgment)、「對立的論點」(Opposing arguments)、「同理心」(Empathy)、「將創造力和創新重新帶進會議室」(Bring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back to the boardroom)、「描繪管理的問題」(Portraying a management problem)、「政治、權力與影響力的藝術」(Politics, Power and the Art of Influence)、「管理道德」(Managerial Ethics)等。
喜劇和即興技巧的訓練
另一類訓練則將喜劇和即興技巧(Improvisation)引進課程或工作坊,讓學習者學會幽默、應變和互相支持,例如「Yes, and」的技巧。我們平常在對話中很容易掉入「Yes, but」(是的,不過)的習慣。支持別人時總是有所保留,曖昧地表達自己隱藏的不滿或不以為然的感受與看法,例如「『是的』,你這個意見不錯,『不過』人家早就嘗試過了,而且是失敗的。」「Yes, and」就是在即興中先承認對方的觀點或說法,然後用「And」來增添新的觀點和經驗。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哈佛大學商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院等就引進類似的即興課程,不僅互相支持,也學習如何在管理經營領導中,處理臨時發生的事故。
被贊許為偉大的溝通者,美國已故的雷根總統非常擅長即興演出、機智反應。任內在加拿大國會演講時,有人大聲的質問他為什麼美國要介入尼加拉瓜的內戰。正當在場所有人不知所措的時候,他說你的大聲講話我已聽到了,不知有沒有「回音」。回音當然是一語雙關。另有一次在台上,他太太南施不慎從椅子上摔下來。雷根神態自若地說道:「親愛的,我跟妳說過,只有在我得不到鮮花與掌聲時,妳才這麼做」。臺灣企業界包括長榮空服員罷工、政治人物面臨困境時,都需要懂得如何即興,以及適當地應對進退。
世界開設劇場課程的大學
總而言之,開授劇場課程的大學很多,幾乎所有的美歐頂尖大學開授這樣的課程,包括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和紐約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和華威商學院;瑞士的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和法國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等等。
通常英國和歐洲會邀請專門的訓練機構與劇團帶動劇場和戲劇的課程,而美國則由校內教授或和業界共同開授課程。
政大EMBA的成立和開設「領導與團隊課程」
政大在一九九八年成立EMBA,到了二○○四年吳思華擔任商學院院長時,校友表達整個學習過程中,好像只有跟同組或選課的同學來往,既然時代的趨勢已經驅使企業界必須跨領域、跨界和跨國,而當時政大EMBA同學是由商學院的十個研究所組成的,是否可以讓十個所的EMBA同學有機會互動認識,培養未來多元社會需求的人才。
另一方面為了要讓學生認同系所或大學,負責人也會設計新生訓練儀式,因此思考結合儀式和跨組混合的設計,期待符合進修EMBA的原意和準備未來合作分享共創的機會。溫肇東教授剛好接任EMBA執行長,立即投入、熱情催化。我也曾經應當時商學院院長吳思華邀請,在其科管所所長任內帶領類似活動。他們兩人都是科管所教授,也都參與過類似儀式加上團隊凝聚力的活動,我就在這樣的狀況下擔負結合「新生入學儀式」和「領導與團隊」的跨領域重責,大膽地建構了「領導與團隊」課程。
從三天兩夜到四天三夜的密集課程之後,同學們一方面更加親近自己組內的人,也跨域結交主修不同領域的同學,繼續非正式與偶爾正式的活動交流,而終於實踐《全球主義者》「探索世界如何攜手前行」的使命。
展開創意、戲劇與管理課程的嘗試
後來他們決定開一門「創意、戲劇與管理」課程,我原來希望可以像英國華威商學院(Warwick Business School)的莎士比亞與管理類似課程,就近跟「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合作,搬演經典作品達到每一次的演出都是專業表現,從導演和表演、製作和設計、行政與管理到設計與技術,都能夠呈現專業的精神和效果。
這門課我不敢教,所以就交由專業的劇場專家,當時的綠光劇團團長也是EMBA校友郎祖明和綠光劇團負責人羅北安,後來羅北安決定專注於舞臺和大小螢幕上的傑出表演,就由剛從國外回來,後來擔任綠光表演學堂堂主劉長灝接手。被同學暱稱為小狼老師的郎祖明和大熊老師的劉長灝就成為EMBA「創意、戲劇與管理」的「二人轉」,因為劇場工作常在夜間出現,所以又稱為「午夜劉郎」。
最先我們也討論過臺灣有沒有莎士比亞或莎士比亞的劇本,讓同學欣賞或扮演有點熟但又不太熟,同時覺得應該知道的劇本。我們也同意這門課上完之後一定要有一次完整的專業演出。
二○○四年是第一次演出,以綠光劇團吳念真《人間條件1》的劇本為經典創作。三屆之後覺得同學們在忙碌中要特別加強「無暝無日」地排演以及「EMBA經營管理碩士學程守門人」的專業預算才有可能入戲,因此第四年就改為喜劇,可以邊排戲邊放空。我推薦了金士傑和「蘭陵劇坊」的劇本《荷珠新配》,同學在排練過程中相當愉快,演出也笑聲不斷,觀眾也被感染了。但是因為EMBA的同學非常忙碌,而專業排練需要長時間的專注,忘詞可以理解,但忘詞時因為沒有接受過即興訓練,而意外產生「笑」果,卻不是專業即興的彈性應變。
其後因為「領導與團隊」的第一個作業是「生命年表」。在移地密集課程的第一個晚上,大約十五個人一組分享個人生命故事。我一直以為這些在企業界已經有所成就的人,他們的生命是順暢愉快的,但從他們的生命故事中才驚訝地發現,很多人的生命充滿感人故事,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度過難關,才有機會相聚一堂,為人生的成長學習進入EMBA。更驚訝的是,大部分同學在讀書的過程都不快樂,少數能夠苦中作樂,但多數都是苦出成功。所以決定以他們的生命故事為劇本創作元素,演出時我坐在觀眾席上很容易感同身受。從他們的身段和聲音知道是他本人而不是別人的故事。
沒有莎士比亞沒關係,沒有大家熟悉的莎士比亞經典劇本也沒關係,能讓參與者結合生命故事和戲劇創意的訓練而集體創作劇本,對個人的學習成長、團隊共創歷程與結果呈現意義更大。
在排演之前,必須讓同學接受戲劇和創意訓練,訓練的技巧有哪些?劇場技巧的訓練是宇宙性的,在這本《上一堂EMBA戲劇課》中已詳列出大熊和小狼兩位老師希望達到的訓練目標以及所使用的技巧。
戲劇是團隊合作的催化劑
戲劇是一個最能凸顯團隊合作的橋樑,從劇本的構思、創作、完成劇本、導演排練到最後演出,都需要創意和團隊合作,但一齣戲的創作與演出也需要舞臺相關設計以及執行技術,當然有一大塊是屬於從製作、行政、行銷等的經營管理,每場演出都要準時上場和下場,光看演出的工作人員名單就知道一齣戲的演出所需要投入心力的人非常之多,而且他們必須密切合作。
就以綠光去年首演、今年重演的《再會吧!北投》為例,整個團隊包括(一)原始創作團隊,如製作人(製作助理)、編劇、導演(副導演)、音樂總監等;(二)行政管理團隊,如創意顧問、藝術監督、團長、行政總監、企劃經理、行政經理、行政執行、行銷宣傳、財務會計等;(三)現場演奏的樂團,如樂團的編曲、樂團指揮、鋼琴、小提琴、吉他、那卡西吉他、那卡西鼓手、打擊、手風琴、鍵盤、二胡;(四)設計與技術團隊,如舞臺設計、燈光設計、服裝設計、舞蹈設計、舞臺監督、舞臺技術指導、燈光技術指導、音響技術指導、音效執行(執行助理)、影像執行、舞臺道具佈景製作、燈光音響工程、造型設計、排練助理、服裝管理、小道具管理;(五)行銷宣傳與平面設計團隊,如劇照攝影、平面美術視覺、平面設計、網頁設計;(六)四十一位演出人員,有些演員還必須分飾多角。
戲劇融入教學的課程已經是世界MBA和EMBA的趨勢,但學校、院所、學程的守門人也要將專業製作和行政管理列為讓企業界尊重戲劇表演的專業,感同身受其辛苦努力和不確定的票房之心情,換句話說,多編預算,讓教學者有專業、學習者有成長、守門人有智慧。戲劇是體驗學習、團隊合作、創造力與領導管理智能最好的催情孵化劑。
協助本書採訪撰稿的郭顯煒在領導與團隊課程中,分享了他的生命故事。在上了創意、戲劇與管理課程後的秋賞演出時,上臺表演他與父親的故事。他的真情流淚,讓在臺下的我們應驗了愛因斯坦所說的「創造力是有感染力的」。這些親身體悟的系列經驗融入他的創意寫作,讀起來格外親切易解。我相信有些讀者可能會問「為什麼在求學過程中,沒有機會上一堂像這樣的戲劇課?」不用問了,就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