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件事?
他們跟我們任何人都一樣,出發時沒有地圖,也沒有保證成功的起點。但他們走了出去……
在本書創作之初,我們的目的是找出本書採訪的每個成功人物獨特之處──究竟是什麼具體特質或方法,讓他們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然而在幾個月研究與一百多個小時的採訪中,我們常很驚訝地發現:網球冠軍得主的想法與搖滾樂團有多相像、或者一名賽車手和外星生命探索者有多麼類似的人格特質。
這些受訪大師的職業、目標、哲學觀點與個性或許南轅北轍,但當他們對問題的回應逐漸累積之後,我們開始看出了一些模式。我們逐漸了解到這些傑出人物的非凡成就,來自於許多共同的核心原則和做法。
以下是我們所發現的十大重要策略。瞭解成功人士的共同點,可能會因而啟發你思考自己的工作習慣和作法──至少對我們而言就是如此。
⑴全心投入
一個在牙醫診所翻閱雜誌的法國年輕人,和一位在家裡地下室一邊看電視播出水門事件聽證會、一邊燙著家人衣服的非裔美人青少年有何共同之處?
當時的法國人和非裔美人,現在都長大了,他們跟我們描述當初如何浮現未來職業願景的經驗。波迪翻著雜誌時偶然看到一張尚未建造的世貿中心圖,當下他深受啟發,開始了六年的冒險之旅,打算在一百一十層樓高、雙塔之間的虛無空間行走鋼索。而萊斯,當時那位邊看水門事件聽證會、邊燙衣服的青少年,深深折服於黑人女國會議員喬丹(BarbaraJordan)對著參議院委員會和國家起身發言的宏亮聲音。當時萊斯不僅把父親的襯衫燒了一個洞,她還領悟到自己注定要做的事──伸張正義。
發現了自己的夢想以後,波迪和萊斯完全不知道他們需要怎麼準備。波迪橫跨雙塔的夢想和萊斯伸張正義的宏願,都沒有操作手冊可以參考。為了完成他們遠大的目標,他們必須克服恐懼、測試計畫現實中是否可行,並且保持不為所動、專注於願景所指示的未來自我。
其他我們採訪的人士,也有類似的夢想啟發經驗,只是接收的形式因人而異。他們接收隱藏在自然現象、重要社會事件、因緣際會、書籍、電影、內心聲音等有關未來自我的訊息──有一位甚至從一碗普通的湯得到了靈感。有些啟發是瞬間出現;有些是逐步發生或是一連串短暫的刺激,它們出現在人生不同階段──從童年到中年。
以願景的本質來說,它們非常善變與神秘,可能難以找到完美的定義。但我們好奇的是,當一個人受到「伸張正義」的感召,或得到「在一百一十層樓高空行走鋼索」的召喚時,他們會怎麼做?一旦你全心投入一個感召,其他事情還重要嗎?比方說:累積財富、物質或名聲?甚至過日常生活?與這些傑出人士的對談,讓我們明白成功並非來自他們一瞬間意外的發現,天分只是開始而已。他們的持續成功取決於許多因素──有些他們可以控制、有些不行──但這些大人物的首要步驟,都是先瞭解自我和評估自己必須做的事。然後,他們會全心奉獻、每天為了實現理想而奮鬥,進而逐步邁向目標。
然而,等到你真的閃過將來可能會做的事的念頭──只要你手邊有多餘的時間、多餘的金錢,或正處於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你可以從接下來書中所提及的人物獲得勇氣。他們跟我們任何人都一樣,出發時沒有地圖,也沒有保證成功的起點。但他們走了出去,撿起了球或拿起了筆、吉他或菜刀;跨出了第一步,然後是下一步。
⑵擇善固執
在九○年代早期,一位熱愛音樂、美麗年輕的俄國女高音,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歌劇。她說,儘管她全心專注於訓練自己的聲音,她的老師還是認為她將來頂多只能加入某個合唱團的演出。
但這位女高音,並沒有讓不看好她的老師,阻止自己朝著目標前進。雖然對一位有抱負的歌劇明星來說,當一名兼職的清潔工,似乎不是很好的事業規劃,但她還是選擇進入俄國最偉大的歌劇團:聖彼得堡的基洛夫歌劇院負責拖地板的工作。她繼續在音樂學院認真學習,贏得歌劇院試鏡的機會,並獲得加入劇院合唱團的資格。在彩排期間,由於主唱病倒了,舞台總監問這位女高音,是否熟悉主唱的角色。
「我當然知道,」她告訴我們,「我熟知所有的角色。我已經準備好了。」她非常認真學習;她聰明地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地點努力。而那次,她表現得很好。那位懷疑過她的老師,萬萬沒想到這位女高音,安娜聶翠柯會逐步變成歌劇界的超級巨星以及21 世紀的歌劇天后。
任何追求理想的人都可能面臨互相矛盾的建議,一邊說「堅持下去,並持之以恆」,另一邊說「永遠要做好換跑道的準備」。專業社群LinkedIn 總裁霍夫曼(Reid Hoffman)和其他人都討論過這類策略性的矛盾難題,他們建議成功的關鍵在於保持彈性和智慧──正如聶翠柯的例子──能夠執行這兩種建議;知道何時要轉換方向、重新思考計畫,但同時仍堅持使命。
受訓於紐約最好的廚房的張大衛也很有持續力。他為了實現開餐廳的夢想,不眠不休地工作,供應簡單餐點:湯麵,但是他用四星級的功夫準備,然而生意並沒有很好。在瀕臨歇業之際,他可以繼續在同樣事情上努力工作,但他選擇「轉換方向。」他與伙伴決定孤注一擲:以彷彿只剩幾天可活的精神,開始拚命地做菜──拋開一切所學,以及做為主廚曾經喜愛的東西,轉而創造他們自己想吃的菜色。於是美食評論家來了,顧客──也來了。現在,張大衛是屢獲獎項的餐飲界明星,在兩大洲擁有11家熱門的Momofuku 餐廳和烘焙坊。
我們都認識這種認真工作,但不聰明的頑固類型──職場上的威利狼(Wile E. Coyote)。事實上,威利(提醒從沒看過週六早晨卡通的人,這匹狼跟他永遠抓不到的嗶嗶鳥是對比角色)的行事作風完全遵守他的創造者──漫畫家瓊斯(Chuck Jones)所設定的一套「決定個人宇宙次序」的規則。理論上,這匹狼可以隨時停止追逐嗶嗶鳥這種徒勞無功的行為;只有他自己的無能(或是採用錯誤的策略)能傷害他,他永遠無法達到他的終極目標──抓到嗶嗶鳥。這例子很適合形容許多不加思考就一股腦堅持的人。
我們採訪的每個人都有絕對的堅持,但跟全世界的威利狼不同的是,他們是有智慧地堅持。換句話說,嗶嗶鳥抓不到,改去追刺蝟不就得了。
(……)
最佳女主角的表演Doing 學
蘿拉琳妮.Laura Linney
三次奧斯卡、東尼獎提名演員;三次艾美獎贏家;近期因影集《如果還有明天》(The Big C)榮獲金球獎最佳女主角
琳妮每接獲一個角色,就會讓自己完全沈浸於腳本中。她在過程中是位煉金術士,也是一名偵探;她不斷地挖掘文本、提出疑問,尋找、揭露隱藏在角色核心中的隱喻與妙語。她完全敞開自我讓故事進入心中。她的目標是徹底地將角色內化,等到站上舞台或拍攝場景的剎那,她能夠「將所有準備拋開,讓表演渾然天成。」這樣的練習讓琳妮將一般很平凡的角色演得很不平凡。
琳妮從很小的時候就夢想成為一名演員。她的父親是位百老匯劇作家,母親是護士,他們在琳妮六個月大時離異。母親很鼓勵她,要她相信自己的天賦。自小她就置身於劇院環境中──欣賞父親羅謬勒斯(Romulus Linney)編寫的戲劇、後台的工作與夏季劇院的演出──當時琳妮直覺:她非得努力於舞台上贏得一席之地不可。不過即使完成了正統表演訓練,琳妮仍不確定自己是「僥倖過關」,還是「驚險著陸。」
琳妮不僅建立了自己的事業,還被《紐約時報》形容為「具有絕佳情感透明度的女演員,能夠運用最少的媒介,傳達複雜的矛盾感受。」她選擇細緻入微的角色──如百老匯劇作《熔爐》(The Crucible)裡被指控使用巫術、內心充滿矛盾的妻子;電影《親情觸我心》(The Savages)忙碌的劇作家;以及由Showtime 製作的影集《如果還有明天》(The Big C)裡,被宣判罹癌死刑的中年婦女──能有這樣的表現,源自於她對於故事本身的信任。
「小孩子迷失於故事裡是很原始的本能。」她這麼說:「在我瞭解心理學與人類行為之後,故事就變得更加複雜與迷人,我站上舞台不是為了導演或製作人演戲,甚至也不是為了觀眾或自己表演,我是為故事演出。」
【10個最佳女主角的表演Doing 絕學】
1.接受訓練。
我曾跟隨父親於各地區劇院遊走,當時看見許多表演父親劇作的天才演員。他們是如此耀眼,像是華麗綻放的花朵。但是等他們到達一定的年紀,他們就變得一蹶不振。他們會接到更複雜的角色,但因為一直以來憑藉本能表演,不知道要怎麼突破。
當時我告訴自己:「讓自己接受訓練」,因為我想長久在劇院工作,我心想:「等我老了,我想要勝任《羅蜜歐與朱麗葉》裡的護士角色。」
2.好的腳本不容易找到。
大部分的腳本,不是寫來表演的,而是寫來吸引看不懂腳本、但有權製作一部電影的長官看的。不過一旦好腳本出現了,奇妙的事就會發生。如果你在還沒讀完第一次劇本前,就已經啟動演員的開關、開始運轉,那麼你要特別注意:那個腳本將會喚起你的知覺,引發你的想像,讓你渾身充滿了感覺。偶爾遇到像《一切有我》(You Can Count on Me)和《親情觸我心》這類書寫精彩的劇本,電影就等於準備好了,我幾乎可以看到角色的情感生活與肢體動作活生生的呈現在我眼前。一旦你有這種感覺,不用再聽任何人的建議,直接就接下角色吧。
3.導演也要試鏡。
每次我參加試鏡都會想:「我想跟這個人共度我人生中的三個月嗎?」你可以從導演如何談論自身的工作──或是他們所關心的事物,進而更加瞭解他們。你也可以注意危險訊號,簡單舉例:如果跟你同桌吃飯的導演,對待服務生的態度惡劣,那麼這是一項值得注意的訊息。
有時你只是特別偏愛某人,但其實他們身上有很多可以被挖掘的東西。他們的強項是什麼?弱點是什麼?他們有才華嗎?經驗呢?他們需要從我這得到什麼?電影是導演的媒介,所以你要瞭解自己是否能跟他們達成共識,如此才能幫他們製作出他們想要的電影。
我經常與初出茅廬的導演合作,他們或許很有才華,但卻缺乏經驗。他們可能不知道怎麼與演員合作,因而可能經常讓你很不高興。但那無所謂,只要他們願意學習,而你願意與他們工作就沒問題。記得當《一切有我》開拍的首日,我得教導導演羅納根(Kenny Lonergan)如何讀通告單,當時他還沒參與過拍攝現場。但是他是我合作過的新手導演中,最熟知自己材料的人。
4.解開故事之謎。
接獲一個角色之後,我會一邊讀著劇本,一邊在心裡問著:「為什麼?」直到再也沒有任何需要提出的疑問。讀著劇本時,上面寫著:「室內:芝加哥廉價公寓。」我會停下來問:「為什麼是廉價公寓?為什麼是芝加哥?」有些演員會省略一些步驟,只是瀏覽劇本,就在腦中迅速形成畫面。
你必須讓自己完全投入文本,讓它引領你至故事的核心。當你靜靜地坐著閱讀腳本尋找著線索時,有時候會有一句神奇的對白衝擊你的腦海,突然間一切會各就各位。那是狂喜的時刻、是一種頓悟,一種強烈理解何事發生的化學反應。我讀契訶夫的《海鷗》(Seagull)時,我正準備在這部聲名狼藉的片中演出。劇本裡妮娜(Nina)告訴特列普勒夫(Treplev)說,他不能來她家,因為「爸爸有槍。」我心想:既然俄國的鄉下有槍是很平常的事,她為何要這麼難過?但突然間,有東西在我的內心爆發,那瞬間我瞭解了妮娜。來自暴力家庭的她,這句對白說明了她的天真以及被保護過度的父親所束縛的感覺,她需要喬裝成另一個人逃出去。那句對白讓我對整個故事的描寫有了深入的體會。
5.發現肢體動作。
有人說才華可以由演員的選擇看出來。每次我研究角色時,就會變得像瘋狂的科學家一樣。在電影《楚門的世界》裡,我的角色肢體語言──姿態、頭的傾斜角度、手的擺放──靈感來自40 年代《西爾斯與羅巴克》(Sears and Roebuck)郵購目錄的模特兒剪影。為了演出金賽夫人,我聽金賽家人的錄音帶,感受這個角色跟丈夫和其他人互動或說話時的聲音語氣。
為了《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我深入研究美國的歷史;為了追查線索,向學者請教亞當斯每個生活面向。我發現亞當斯夫人(Abigail Adams)是內八字,走起路來不是太好看,我自己認為不太優雅,於是我專注在其他方面的表現。雖然我知道鏡頭或許不會拍到我走路的樣子,但我希望它能傳達出這個角色的某些性格。
6.懂得放手。
你無法表演「一個想法」、「一種特質」或「情緒」。雖然你為角色做了所有的準備,一到演出時刻,你必須將一切拋諸腦後。如此一來,神奇的事情才會開始發生。你對故事付出所有心力,此刻故事開始在你身上發生作用。因為你準備得十分充足,無論你即將要做什麼,都會在角色應表現的範圍內。如果你與志同道合的演員合作,攝影機一轉動,你就能立即到位。這就像有一位優秀的舞伴一樣,非常好玩。就像跟連恩尼遜(Liam Neeson)的合作,我們有多次合作的經驗,不過我們從不討論工作,我們,只是投入於演出。
7.忠於故事。
我的忠實不是針對導演和製片──而是針對故事本身;有時候導演得費一番功夫才會明白:我只不過是努力想加強故事性而已。當他們瞭解到「喔,她真的很努力想讓電影更好」,我們彼此才有機會一起想辦法。有時候他們為了票房希望你更討好觀眾,這真的讓人很生氣:如果這麼做無法真實呈現故事怎麼辦?如果電影與故事無關,那就一點意思也沒有了。每次有人過來跟我說,「你好勇敢,讓自己以這副模樣演出。」我心裡就想,「我演的是一口爛牙的亞當斯夫人,那不然怎麼辦?」
8.觀察攝影機背後。
過去因為我很害怕鏡頭,因此我那些在電影和電視圈工作的老友們,受過了我不少折磨;等到我瞭解不應該要在意攝影機時,我才開始與攝影機背後的人們有所連結。那是在攝影機周遭傑出的一群人。他們通常非常安靜。我不跟他們談工作;我只是看一眼攝影師或調焦師,然後知道我所做的事正在他們的眼中運作。
9.保持寬容。
當事情出錯時、當你整天很不順利時,你必須保持寬容。你必須善待自己,也要善待周圍的人。寬容可以是一個眼神表達「沒關係,繼續做下去。」那幾乎是一種心電感應,你的演員夥伴知道你在經歷什麼,他們會為你加油。在《時光永駐》(Time Stands Still)公演期間,我的父親過世了。那家劇院對他而言非常重要,戲裡面也有很多對「父親」這個角色的引述。當我不得不回到舞台時,那是一種極度情緒化、接近靈魂出竅的經驗。我的合作演員詹姆士(Brian DarcyJames)陪我撐了過去。雖然我們從沒談過此事,但當時我極可能會跌得粉身碎骨,是他讓我確定我會安然無恙。
10.表演就是如此。
如果你想成為知名的電影明星,那麼就努力達成吧!但如果你真的想當一名演員,你需要做出不同的選擇。在《一切有我》成功後,我參與了幾次舞台劇演出,包括與尼遜合演的《熔爐》。有人問:「她為什麼要回去劇場演出?」好像我選了比電影渺小的東西一樣。但我不是回去劇場;而是我從沒離開過劇場。大約每兩年我會回到舞台演出,因為這會是提醒我,為何喜歡當一名演員的理由。跟電影不一樣的是:劇場有時間元素。時間自然會發揮它的魔力,每晚的演出都會擦出不同火花。一個演員重新詮釋對白,開啟了一個感動人心的時刻。幾個星期過去,一層接著一層地開展,偉大的劇作有自己的節奏與生命。即使一部充滿情感起伏與深度的戲劇,要求你必須達到觸動人心的境界,演員還是會欣然接受挑戰。
表演太有趣了,又很嚴格。只要你一開始演出,就永遠不會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