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單位偏誤(Unit Bias)
開封後的飲料為什麼要一次喝完?
定義:並非根據本來具有的能力,而是根據給予的單位不同,執行結果也變得不同的現象。也就是說,會以課題的單位為完成標準。舉例來說,將同樣的事情分成三個時,會認為其中一個為定量,相反地,如果把三個合起來成為一個時,也認為那是定量。
在國外旅行時有時會發現,相同的商品但包裝單位不同,而嚇了一跳。舉例來說,美國的超市中有兩公升裝的可樂,或七百五十毫升裝的罐裝飲料。看到這些飲料時,第一個反應大概都是:「啊,這個要怎麼一次喝完啊?」將包裝的單位認為是必須要一次食用完的定量,這種現象正是單位偏誤。
單位偏誤是二○○六年,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心理系蓋耶爾(Andrew B. Geier)與羅津(Paul Rozin)教授提出的概念。在餐廳裡,人們認為一盤餐點是一個單位,不過因為每間餐廳的廚師不同,加上盤子的大小或食材、料理方式不同,所以重量或大小等也都不同。
研究團隊想確認人們的單位偏誤,所以在一間大型連鎖量販店出入口,放了一個碗,裡面裝了M&M巧克力,旁邊貼著下面的訊息:
「請盡量享用。不過,希望您使用旁邊的湯匙來取用。」
實驗開始的前幾天,巧克力旁邊放的是吃飯時經常使用的湯匙,之後換成大四倍左右的大湯匙,繼續進行實驗。假設喜歡吃甜食的人會盡情地吃巧克力,那麼根據個人喜好度的不同,攝取量也會不同。結果,人們在換成大湯匙後,平均多吃了1.67倍的巧克力;以餅乾進行實驗,也出現類似的結果。研究團隊下結論──比起自己的內在標準,人們更常以外在給予的單位為標準,進行思考或是解決問題。
人們輕易地接受外部給予的一單位為適當數量,這個傾向從企業的立場來看無疑是個好消息。大部分的人不會追究這到底是不是適量就進行購買,因此與其賣兩個商品,製作成大容量包裝販售,既可節省流通與包裝等各種費用,同時也能提高銷售,可算是一石二鳥,因此商品陳列架上,大容量商品愈來愈多。
不過消費者會因企業的商業手法而受害。速食店打出「尺寸大兩倍,價格只要一半」的新漢堡宣傳,讓消費者一次就攝取了比適量還多的量,被引導走上肥胖之路。大容量的洗衣粉在開封使用一個月左右後,會變硬而不好用;就像消費者只是模糊地計算一樣,這種包裝的商品,從一開始就不是剛好可以用一個月的適當分量。
016面額效應(Denomination Effect)
壓歲錢請準備千元鈔
定義:即使是相同金額的貨幣,根據組成的不同,價值看起來也會不同的現象。舉例來說,同樣是五百元,分別是十個五十元銅板、五張一百元,或是一張五百元紙鈔,人們對這相同的五百元,會有不同的價值判斷及使用傾向。
紐約大學企管系拉胡畢爾(Priya Raghubir)教授與馬里蘭大學企管系斯里瓦斯塔瓦(Joydeep Srivastava)教授發現,即使是相同金額,也會根據貨幣單位不同,而有主觀解釋貨幣價值的傾向,他們在二○○九年發表的論文裡,提出「面額效應」。
面額(denomination)有分配或命名貨幣價值之意,但不一定意指貨幣貶值。雖然字首de經常被誤譯成down的意思,但原來的意思完全不是這樣。
拉胡畢爾與斯里瓦斯塔瓦教授對持有一張二十美元的紙鈔,與持有一美元的紙鈔二十張時,兩者的消費行為有何不同進行比較,發現持有面額二十美元紙鈔的人,消費可能性更低。在中國也做了相似的實驗,結果也是一樣。也就是說,與文化無關,人們持有高面額的紙鈔時,會更珍惜錢。相反地,持有低面額的錢時,就很容易把錢花掉。「把二十美元的紙鈔找開很可惜,所以就不買了」這句話當中,正包含了面額效應。
並不是因為二十美元是大錢,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實驗結果。拉胡畢爾教授以一美元的銅板,以及四個二十五美分的銅板,進行了比較實驗,結果也是一樣。研究團隊在奧馬哈的加油站中,對加完油出來的客人,進行與加油相關的問卷調查,之後給受訪者五美元作為答禮,但給的內容不同──五美元的紙鈔一張、一美元的紙鈔五張,或是一美元的銅板五個。在這個實驗中,與加油相關的問卷調查完全沒有意義,主要關注的是受試者在拿到答禮的錢之後,在加油站附設的賣場中做了多少消費。
實驗結束後,研究團隊確認了從加油站賣場拿到的收據,結果發現,消費最多的一方是拿到五個一美元銅板的人,其次是拿到五張一美元紙鈔的人,而拿到五元面額紙鈔的人,則是原封不動把紙鈔放進錢包裡。
觀察至今為止的實驗結果可以知道,即使金錢的總額一樣,人們認為單位大的貨幣價值較高,所以會節制消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觀光景點的部分私人兌幣所中,在將美元換成當地貨幣時,會給予紙鈔較高的匯率優待,也是因為面額效應的關係。因為與用零錢來換相比,以大面額紙鈔換成當地貨幣,在心理上是一種損失,所以會想要保留大面額的紙鈔。
墨西哥有句俗諺說:「即使是小錢也要看作是大錢。」但因為面額效應的關係,所以想做到著實不易。不過面額效應只要好好利用,就能在經濟生活中發揮智慧。各位如果是消費者的話,請謹記在心,光是在錢包中放入高面額的紙鈔,這個小小舉動就能夠抑制消費。相反地,各位如果是商人的話,盡可能以零錢找錢給顧客,培養消費的可能性就對了。
在給姪子零用錢的時候,考慮一下面額效應會比較好。一千元台幣,分成十張一百元,或是兩張五百元,感覺較厚實,日常中用起來也方便,似乎很不錯。但在姪子看來,收到一張一千元面額的紙鈔時,會認為價值更高。換個立場想像一下,雖然是相同金額,以何種方式收到心情會更好,就能輕易理解了。
019逆火效應Backfire Effect
爸媽愈反對,我愈喜歡他
定義:接觸到與自己的信念相反的事實時,會堅守自己原有的信念,或更強力執行的傾向。逆火效應是一個十分具代表性的偏誤,反映出人們在接觸到與自己信念相違背的資訊時,思考與判斷會如何改變。
逆火(Backfire)指的是,火焰並非從起源地往外延燒,而是反過來往起源地蔓延的現象。簡單來說,逆火效應就是「反效果」的意思,意指想要說服某人而提出建議或說明,當事人不但沒有被說服,反而更堅持自己的主張,出現反效果的情形。
政治領域將逆火效應表現得最讓人印象深刻。人們在聽到政治立場不同者的遊說時,通常會更挺自己支持的政黨或候選人。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政治系雷德羅斯科(David Redlawsk)教授,在二○○二年的研究,參與模擬選舉的實驗參加者,在接觸到與自己喜歡的候選人相關的負面資訊時,反而會變得更積極支持。
美國耶魯大學政治系布拉克(John Bullock)教授的研究中,也出現相似的結果。布拉克教授以民主黨黨員為對象進行了實驗,這些黨員都反對提名羅伯茨(John G. Roberts Jr.)為首席大法官。與共和黨相比,民主黨較傾向追求放寬規定、理念上更自由的政策。在墮胎問題上,與嚴格的共和黨相比,民主黨的態度也比較柔軟。我們可以假設,民主黨的黨員都同意民主黨的作風。然而,在實驗中民主黨員的著眼點,並不是民主黨的作風或墮胎問題本身,而是認為羅伯茨的品性與實力,不足以成為首席大法官,因此反對提名。
布拉克教授給反對羅伯茨的實驗參加者看了一些資料,內容是羅伯茨現身訴求讓墮胎合法化的廣告而被起訴。然而,參加者看了之後,對羅伯茨的看法更負面。本來是百分之五十六的反對率,看過之後飆升到百分之八十。即使是與共和黨相比,相對來說對墮胎問題較開明且自由的民主黨黨員也是如此。
布拉克教授的研究結果,充分表現出逆火效應的有趣特徵。羅伯茨為了堅守信念(墮胎合法化)而受害,平常對他持有負面想法的民主黨黨員,可能會說:「噢,這個人還有這樣的一面啊?」因此矯正了想法。但大部分的人卻不是如此,當自己不喜歡的候選人,提出與自己信念相符的自由政策主張時,反而會變得更否定。
對於這個研究結果,研究團隊解釋,若某個候選人向反對自己的選民,打出「我和各位有一樣的想法」的廣告,對平常認為「那個候選人跟我們不一樣」的選民來說,如同給予和信念相反的資訊,反而會強化既有的信念,產生反效果。也就是說,選民比起新資訊的內容本身,將更費心堅守自己對特定對象的信念。他們想要守護自己的信念,愈是面對客觀且正確的資訊,愈是盲目強化自己的信念。因此就像布拉克教授的研究結果一樣,會出現對該候選人的印象更負面的現象。
逆火效應不會輕易消失在政治領域中,且年紀愈大這個效應愈強化。因此,青年世代與壯年以上的世代間,支持的政黨經常出現明確的差異。根據二○○六年美國石溪大學泰伯(Charles Taber)教授與洛奇(Milton Lodge)教授的研究,愈是在政治上有許多經驗與知識的人,受到新資訊的影響就愈小。也就是說,儘管自己的見解被認為是錯誤的,但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他們也不會改變自己的信念。因此,支持特定政黨或政治勢力的人們,就算該政權或團體實際上毫無作為,依然會繼續「連骨子裡」都真心支持,如同字面上的意思,成為所謂的「鐵粉」。
不只在政治領域上,日常生活中也能輕易發現逆火效應。某位女性請朋友評價自己的戀人,朋友依照事實,一條條細數她的戀人有多麼不像話。那麼,收到朋友誠實評價的她,會改變心意嗎?她很可能會對自己的戀人更執著。連續劇中經常上演,父母愈是反對,子女就愈和交往對象分不開的情節,這正是逆火效應—想要做出滅火行為,卻反而助長了火勢。
參考項目
確認偏誤:根據自己的成見,按照自己相信的方式處理資訊。
023選擇性知覺(Selective Perception)
只看自己想看的,只聽自己想聽的
定義:不是客觀、如實地接收並處理外部資訊,而是選擇性地接收、處理和自己的信念或想法一致,或對自己有利的部分。
喜歡色情事物的人,會在街上的看板或廣告中,找到具有色情意涵的單字或影像。向別人問路的時候,平常關注食物的人,會以餐廳為主軸說明街道,有些人會以銀行為主軸,有些人會以賓館或酒店等為中心說明。雖然路上餐廳、銀行、賓館、酒店等縱橫交錯,但人們會注意、觀察的東西不同,拿來當作指標的東西果然也不一樣。為什麼人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記住不同的東西?
根據認知心理學者布羅德本特(Donald E. Broadbent)在一九五六年的研究,因為人的認知容量有限,所以無法一次處理全部資訊。相對地,人會選擇性處理資訊,以符合有限的認知容量。資訊的選擇性處理,正是選擇性知覺的根源。除了有限的容量外,還有其他影響因素,包括既有的信念、意見、想法等主觀價值。
比起如實接受資訊本身,人們會根據主觀的價值,選擇性接受後再處理資訊。例如同一場運動比賽,在兩方隊伍的加油席上,會爆發互相指責裁判偏頗的聲音。如果裁判真的偏向某一方的話,那麼應該要有一邊是帶著微笑,支持裁判才對,但卻幾乎沒有這種情況。
廣告是活用人類選擇性知覺的領域。如同美國廣告學者瓊斯(John Philip Jones)在The Advertising Business(廣告商業)一書中,分析各種廣告案例時提到的,廣告的目的不是期待消費者均衡處理所有資訊,而是訴諸消費者根據既有信念處理資訊,而寫出文案並安排影像。因此,雖然洗衣精廣告或汽車廣告的性質不一樣,但想強調安全性時,都會讓小孩演出,誘導消費者注意到安全性這項資訊。另一方面,即使看了相同的廣告,有購買意願的人會對價格資訊特別敏感,相反地,沒有購買意願的人,只會把心思放在模特兒的修長美腿上等,人人注意到的點都不同。因此廣告製作者會訂出明確目標,他們著重考慮的是,在觀眾選擇性思考時廣告內容在眼裡看起來如何。
選擇性知覺在製作書籍時也會出現。作者在撰寫文章、推敲字句時,著眼於主題意識和內容,帶著自認為稿件很完美的想法,將書交給編輯。可是在編輯看來,原稿的邏輯太跳躍、錯字連篇等,與完美相差十萬八千里,因此修改原稿退回作者。作者收到修正過的原稿,委託專業審閱者進行校對。校稿審閱者除了閱讀內容外,會將重點放在校訂錯字、書本視覺呈現等等。如果要求審閱者評價文章的話,比起主題意識,他們的評價重點會是自己工作的重點──錯字、段落型態等。當然,聽到評論內容的作者,必然會認為對方錯過自己文章的核心,只看文字細節,因而感到鬱悶。
參考項目
敵對媒體效應:在特定議題上持相反立場的兩個團體,對於大眾媒體的中立報
導,會互相扭曲認為,該報導敵視自己的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