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孩子有失調的症狀嗎?你該知道的「電子螢幕症候群」(節錄)
什麼東西擾亂了孩子的神經系統?
想一想下面幾個問題:
● 你的孩子是不是常常看起來很激動?
● 你的孩子會不會因為一些小挫折就崩潰?
● 你的孩子會不會大發脾氣?
● 你的孩子是不是變得愛唱反調、叛逆、或是把事情弄得一團糟?
● 當你告訴孩子打電動的時間結束了或是要他離開電腦,他會不會變得激動起來?
● 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的瞳孔在使用電子媒體之後都會放大?
● 在使用螢幕媒體之後或是在一般的狀況下,你的孩子和人目光交接時,有沒有任何困難?
● 你會不會用「飛蛾撲火」來形容被螢幕吸引的孩子?
● 你有沒有覺得孩子沒有他/她本來那麼快樂,或是你的孩子沒有像以前那麼喜歡活動一下了?
● 你的孩子有沒有因為不成熟的行為舉止而有交朋友或是維持友誼的困擾?
● 你有沒有因為近來孩子的興趣變得狹隘、或是大部分的興趣都圍繞著螢幕打轉而感到憂心?你有沒有覺得孩子對於知識的渴望或是對於大自然的好奇已經越來越少了?
● 孩子的成績是不是一落千丈,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水準,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 有沒有老師、兒科醫師、治療師說你的孩子可能有躁鬱症、憂鬱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焦慮症、或者甚至是精神病,然而你的家族並沒有這些病史?
● 是不是有多位執業醫師就你孩子的情況,給出了不同、甚至是互相衝突的診斷?他們有沒有說過你的孩子需要吃藥,但你卻覺得聽起來不大對勁?
● 你的孩子有沒有已經確認的病況,像是自閉症或過動症,而這些症狀似乎有惡化的跡象?
● 你的孩子是否看起來「又興奮又疲倦」,像是他們已經累了卻睡不著覺,或是睡著了卻覺得沒有得到休息?
● 你的孩子是否看起來懶洋洋的、沒什麼能量,對細節缺乏注意力?
● 你會不會覺得你的孩子壓力很大,儘管你不太能明確指出極少數的或是根本不存在的壓力來源?
● 你的孩子在學校是否有接受輔導,但是似乎沒什麼幫助?
如果這些問題讓你心有所感,那麼,和許多其他家長一樣,你遭遇到的是屬於今日電子世界的尋常問題。這些日子以來,父母的教養除了要針對孩子的行為、情緒、認知議題進行奮戰,同時也伴隨著迷惑和挫折: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些問題?我們要把資源放在哪裡?我的孩子需要進行正式的檢查嗎?我們需不需要第二方的意見,而誰又是第二方︱神經科醫生?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或是教育專家?諸如此類。許多父母覺得茫然,他們不確定到底怎麼了,也常常得到互相矛盾的建議,讓他們覺得四分五裂。他們尋求各種意見,上網找資料,問其他家長怎麼做才有用,並且對於到底要不要讓孩子使用藥物感到很痛苦。這些家長常說,到了最後,常常覺得自己像兜圈子一樣在原地打轉。這樣無力的分析其實相當昂貴-不管是時間、金錢、資源、或是孩子的自尊。
你可能會發現上述的問題涵蓋了廣泛的官能障礙,但是它們都顯現了一些狀況,而這些情況和症狀、功能、治療的有效性有關-那是當一個孩子開始使用腦部裡一個相對原始的部位時,會發生的狀況。在這個狀態下,會發生兩件事情:(1)症狀和功能開始惡化;(2)所有的干預都不太管用。因此,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找到造成這個狀態的因素。無論你的孩子有什麼特定的議題,如果這些議題沒有得到充分的掌控,那麼去假設可能有某件事情被忽略了是一種很安全的想法。如果對於每個個案或是所有個案,這個某件事情都是一樣的事情,那豈不是太棒了?如果只是針對一件事情進行處理,就能廣泛地改善各種功能,不管你的孩子有多個診斷或是沒有任何診斷,豈不是很美妙?
第5章. 第一週 把擔憂轉變成充分的準備:為孩子設定成功之路(節錄)
事前規劃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說明為期四個星期的「重設計畫」要如何進行,通常包括了一週的計畫和三週的電子禁食。雖然我看過家長毫無規劃地直接跳到電子禁食,而且也成功了,不過考慮到計畫的施行難度以及孩子的配合度,事先規劃還是會為大部分的家庭帶來許多好處。就像俗話說的,再糟糕的計畫也比沒有計畫來得好。父母如果沒有事先的預期和準備,常常會在後來疏忽某些重要的東西,以致妨礙了成效,比如漏掉孩子平常不太使用的一個電子設備、沒有提供足夠的替代活動方案、或是沒有讓其他的照顧者(像是保母)也知道規則。
這一章會引導你進行規劃,而根據你的動機和狀況,可能會花費一星期左右的時間。我發現當父母準備好要改變,常常幾天之內很快就可把一切安排妥當;反之,尚未準備好的父母,就要花比較久的時間(雖然有時候比較多是因為拖延,而不是因為積極計畫而花時間)。最好規劃至少一個週末到一週的時間來準備接下來三個禮拜的電子禁食。
準備電子禁食包括了界定問題的範圍以及設定目標,組織強力的支持團隊,決定你要如何取代電子螢幕和相關活動,規劃三個星期的進度,然後把這個計畫告訴你的孩子。每一個步驟都很重要,現在就積極地制定策略能夠在之後強化你的決心,並減輕一些壓力。最終,「重設計畫」如果要成功,必須大大地仰賴於你對於電子禁食的實施是否嚴格。三心兩意地進行「重設計畫」是不會有效果的, 你還可能因此剝奪孩子療癒和成長的機會。我把「重設計畫」分解成十個步驟,之後還有另外兩個考量:電視和學校。你所需要的只有一本筆記本,以及一本可以掛在牆上的每月行事曆。
準備「電子禁食」的十個步驟
1.界定問題範圍以及主要目標。
2.讓伴侶和其他的照顧者加入計畫。
3.設定日期並且制定時程。
4.讓孩子生活中相關的成人知道這個計畫。
5.準備用來取代螢幕時間的玩具、遊戲和活動。
6.為自己規劃一些休息的空檔和獎勵。
7.如果可以,邀請孩子玩伴的家長一同加入。
8.把計畫告訴孩子,並且讓整個家庭都動起來。
9.徹底實施「螢幕掃蕩」。
10.設定你的意向和目標。
第一步:界定問題範圍以及主要目標
你希望藉由「重設計畫」來達成什麼目標,把它界定出來是很重要的。這些議題如何展現在孩子的生活當中,而你希望看到什麼不同的結果?清楚地闡釋目標能夠幫助每個人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健康的運作。除此之外,讓特定的問題和目標具體化,也能夠讓「重設計畫」更加地適應或是貼近孩子特定的需求。研究顯示,一般來說,設定目標能夠幫助人們堅持計畫,並且實現他們希望見到的成果。
練習1:
列出問題範圍,制定優先順序
首先,想一想所有讓孩子的生活失調、或是造成孩子壓力的東西。此外,也要考量一下你的配偶、孩子、孩子的老師覺得有問題的地方:你的孩子在課堂上會搗蛋嗎?叛逆嗎?和朋友疏離?你列出的事項應該要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我進行『重設計畫』最初的動機是什麼?」
為了幫助你界定孩子的困難之處,我制定了一個表格,其中包含五個項目:情緒、行為、學校相關、社交、以及身體狀況,把下頁表1當中與孩子最相關的項目圈起來。這個表格也列出了常見的狀況,不過你可以根據孩子的特殊議題來修改詞句,並且在合適的項目中加入新的議題。如果在某個項目裡沒有什麼問題,就把它空著。還有,就目前而言,如果某個問題相對來說不是很嚴重,或是就孩子的年齡來說是適當的,就不用列出來。如果你不確定某個問題或症狀是否「正常」,或是就那個年紀的孩子來說是否恰當,然而它已經為你和孩子帶來了一些顯著的困擾,那就直接把它列出來吧!把注意力放在造成最多壓力的主要議題上。在電子禁食之後,當最緊急的問題一如預期地獲得紓解、或至少變得沒有那麼嚴重,你可以再回到這個「重設」之前所作的表格和列出的議題,看看有哪些進步,哪些則還有待努力,這麼做將會很有幫助。
現在,當你列好表格,把這些議題的優先順序列出來。大部分的父母會列出一堆問題,不過你一定沒辦法一次解決那麼多問題(也不需要這麼做),也不可能緊追在每件事情後面。所以,請選出最重要的三個問題當作目標,也就是選出那些帶給你最多困擾或是造成最多失調的問題。不要從每個項目中選出三個問題,而是從整個表格裡選出前三名。問問你自己,有哪些問題是解決了之後,能帶給你最多平靜的。為什麼只能選三個?因為比較嚴重的問題會較好追蹤,也因為一旦解決了這些問題,就能夠讓你大大地鬆一口氣。此外,當「所有問題裡最棘手的」已經得到處理,其他的問題也會以一種奇妙的方式慢慢消失,或至少變得比較容易掌握。
練習2:
設定目標
一旦你選擇了三個(甚至只有兩個)用來聚焦的問題領域,為每個領域訂下一個相關的目標。舉例來說,如果三個最大的問題是崩潰、忘記繳交作業、以及睡眠障礙,你的目標可能會像是減少崩潰的頻率、比較常繳交作業、以及比較容易入睡。可能的話,量化目標,並且制定目標來減少問題的強度或頻率。想在短期間內完全根除問題常常是不切實際的,而且如果把目標放在減少特定的量,一旦目標沒有達成,可能會讓自己感到挫敗。(不過,你可以放心,如果「重設」不會帶來進步︱不一定是戲劇化的,但至少會有明顯的進步︱我就不會寫這本書了。)所以,在你可能還在計算和評估是不是真的有改善時,真正的目標其實是某一種狀況的減少。下頁表2提供了一個範例,讓你看看與問題相關的目標會是什麼樣子。如你所見,有些目標可以用一種量化的方式來測量,另一些就只能用一種印象式的或主觀的方法來評量。
有些人會覺得設定目標有點令人困擾,讓人喘不過氣,或是相當惱人。試著讓事情變得簡單一點,事實上,只追蹤一個或兩個目標也是可以的。如果只是想到要寫下這些問題,然後選出三個,就讓你覺得壓力很大,或是如果你跟伴侶對於什麼議題比較重要產生了爭執,那麼就只要選一個你們兩個都同意的問題領域,然後從那裡開始。一旦你們知道要追蹤什麼,在開始電子禁食的前一個禮拜,就開始測量、計算或是評估問題,這麼做是為了製造出一個評估進展程度的基礎。在電子禁食的過程中,你們會蒐集資料,並且在完成的時候重新評估一下問題。如果你需要幫助,第七章就追蹤的部分作了更詳細的解說,不過重要的是去追蹤那個幫助你記得當初為什麼要進行「重設計畫」的東西──就好像是有了目標,你才會把目光放在獎品上。